時至今日,士族官僚已經成為過去,科舉官僚正在成為政府官員的主力軍。
雖然依然有不少察舉時代的官員在魏帝國政府內出任高官,可是作為一個整體來說,士族不再有主導帝國政治的可能。
甚至都不能維持存在。
因為還存在著的純粹的士人家族已經寥寥無幾,大部分士人家族都在漢魏之交的時代浪潮中和魏帝國建國初期的數次政治風暴中毀滅殆盡。
當初風頭最盛的士人家族,袁氏,荀氏,楊氏,馬氏,陳氏等等,不是被舉族覆滅,就是被打殘,成為魏帝國皇帝陛下的一條狗。
他們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和權利了。
今時今日,科舉官僚全面上位,開始大規模侵占原本全部屬于士族官員的政治資源,占據了基本上全部的中下層職位,并且提前預定了未來。
士人已經失敗了。
通過這場社會革命而手握全部的教育資源之后,郭鵬下令把教育向全國范圍鋪開,在州和郡的首府設立學宮、學校。
學術下移正在轟轟烈烈的展開。
據說郭鵬下一步的計劃是要在每個縣也設立一所學校,進一步把教育下沉,并且提供一頓免費的午飯和免費的書籍、筆墨,以此爭取讓更多學子接受教育。
哪怕只是認字,哪怕不能進一步接受真正的教育走上科舉之路,只是認了字能讀書,那都是好的。
要認字,不能當睜眼瞎,要能學會最基礎的讀寫,就算沒錢沒機會接受學校教育,自己能買本書自學,那也是好的。
郭鵬想要消滅魏帝國的文盲,這就是郭鵬最開始的期待。
現在,郭鵬已經甩開了多余的政務、軍務,他現在只想把全部的剩余精力放在教育層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把教育體系更加的完善起來。
一邊完善基礎教育,消滅文盲,一邊增設新的學科,培養未來的希望之光。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一切能不能開花結果,正如同他不確定把兒子們送到魏帝國之外到底能不能成功開拓位置的世界。
但是他不能因為這些風險就不去做。
事情就在那邊,希望就在那邊,世界上沒有百分之一百確定的事情,只有做與不做的選擇。
他選擇做。
郭鵬在學部召開的擴大會議上,直接宣布要增設一門科舉考試必考科目——格物學。
很多人并不知道格物學是什么,也不知道皇帝為什么又要增加科舉考試必考內容。
“陛下,如今科舉考試的內容已經很多,以太學學子為例,為了學業,已經極大地縮減了休閑時間,繼續增加的話,不僅在時間分配上會有問題,學子怕也會有所怨言。”
數次沉浮的學部尚書袁嗣對于郭鵬又要搞事情的事實感到非常絕望。
你都退位了,就不能好好的做自己的太上皇嗎?
就一定要折磨我們才行嗎?
天下人已經被你折騰的受不了了啊。
而且你這樣新皇帝真的沒有意見嗎?
袁嗣不敢這樣問,但是郭鵬直接就把話說死了。
“有怨言?可以啊,放棄學籍,離開太學,放棄科舉考試,從此一身輕松,再也不用學習,誰愿意?立刻離開太學,我歡迎。”
“太學的師資力量是有限的,我還正擔心老師們的壓力太大了,少一些人也好,給老師們減減壓力。”
“這是皇帝答應我的,之后,到我死為止,學部工作都由我來主持,皇帝也不能干預,爾等必須聽命與我,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