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支付討伐匈奴的軍費,漢武帝搜腸刮肚極盡一切可能撈錢,鹽鐵專賣就是在那個背景之下誕生的。
人不能不吃鹽,但是也不需要吃那么多的鹽,粗制濫造也好,缺斤少兩也好,只要能吃上一點鹽,那就死不掉。
所以那時候的鹽鐵專營店那叫一個坑。
就差沒有賣那些沒有經過處理的毒鹽給人們吃來換取高額軍費了。
花了昂貴的價錢買到那些粗制濫造的鹽,那利潤之高自然難以想象。
可同時鹽鐵專賣的名聲也壞掉了。
鹽鐵專賣的名聲那么差,顯然也就是從漢武帝時代開始敗壞的。
為了更高的利潤,也不必擔心市場競爭,貨物的質量可想而知,當時人們的生活條件多么惡劣也是可想而知的。
郭鵬搞的鹽鐵專賣就是為了搜刮治下全民,同時也是為了從他們身上搜刮財富擴充軍力以平定天下,與漢武帝的目的差不多。
為了天下一統,他做的事情一點也不比漢武帝少,漢武帝做過的事情,他大部分都做過了。
但是說真的,從各角度來說,他還真不如漢武帝那么兇悍,做的事情也遠比漢武帝厚道多了。
劉徹為了打贏匈奴,在搜刮財富的問題上是無所不用其極,也就是在那個時代,平民百姓和王公貴族在皇帝眼里是一視同仁的。
在他看來,什么王公貴族平民百姓,你們都是我嘴邊的一塊肉,只要我撕扯,你們就要乖乖的進到我的肚子里來。
他對王公貴族等自己人搞白鹿幣,用鹿皮搜刮他們的財富,把他們身上的油脂刮了一層又一層,刮得王公貴族們苦不堪言,淚流滿面。
對平民百姓就用鹽鐵專賣來搜刮財富,還課以重稅,財產越多交稅越多。
為了應對隱藏財富的問題,鼓勵民間互相告密,告密成功者與皇帝均分被告密者的財產,鬧的民間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家破人亡者不知凡幾。
接著搞出鹽鐵專賣這種事情,用劣質必需品搜刮全天下的財富,把全天下的財富一點一點往自己的荷包里攬,吃相極其難看。
這還不夠,為了支付無底洞一樣龐大的軍費,他還賣官鬻爵,不僅出賣吏的職位,最后干脆出賣官的職位,把武帝中后期的吏治搞得烏煙瘴氣**不堪。
以三百多年前的生產力水平,他做到了三百年后的郭鵬做起來都覺得異常吃力的事情。
可想而知,當時全國的財富被他搜刮到了何種程度。
沒有文帝景帝幾十年的積累和休養生息,漢帝國還真的經不起劉徹的折騰。
當然,以此為代價,他打贏了匈奴戰爭,挺起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脊梁,讓漢帝國不再遭受匈奴人的敲詐和軍事威懾,并且打出了天朝上國唯我獨尊的心態。
與他相比,享受了生產力提升紅利的郭某人的確是厚道不少,至少在鹽鐵專賣層面,質量是嚴控的。
沿海人民吃海鹽,內陸人民吃井鹽、礦鹽、湖鹽。
產鹽地區設有專業的集中生產的制鹽工場,全都有專門部門負責制作,專業人士負責把控,財政部和內廷分別派人把關,層層嚴防死守下,鹽的質量是不會出問題的。
鐵也就更不用說了,不至于搞出缺斤少兩或者質量低劣的問題,以至于人們連地都翻不動。
而且這些年,隨著生產的穩定,技術的革新,產量的提高,鹽鐵專營的定價也在不斷下調,和當初為了統一而壓榨人民的時候要便宜多了。
這也是郭某人當年下定的決心。
不管現在多苦多累,付出多大代價,只要能統一,能奪回和平,且人還活著,那么當年付出的,遲早會有收回來的時候。
郭某人說到,也做到了,他統治后期,就不斷給平民百姓減負,廢除人頭稅,攤丁入畝,丈量土地,降低農稅比例,增加減免農稅的對應條件范圍等等。
總而言之,各種事情能做的他都去做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他覺得他對于天下萬民所做出的利益讓步已經是不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