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玠暗自猜想,覺得自己要是沒猜錯的話,郭鵬把郭承志帶在身邊,顯然就是屬意郭承志繼承郭瑾的地位,成為第三代皇帝。
他嫡長子的身份是他最好的依仗,也是他成為皇帝最重要的依仗。
郭鵬和郭瑾都是嫡長子的身份,只要郭承志成功上位,就是對嫡長子繼承制度的最好維護。
雖然說大家都接受嫡長子繼承制度,但是皇位這個位置代表的權力過于龐大,這個位置也過于吸引人眼球,嫡長子要是老老實實啥也不做,繼承帝位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因為總有意外發生,總有喜歡搞事情的人要搞事情,甚至不惜掀桌子,嫡長子除了這個身份之外,要是沒有其他的優勢,就真的罩不住這個地位。
但是今朝的情況和前朝又有所不同。
郭鵬似乎特別注意這一點,從一開始就沒有給嫡長子郭瑾之外的其他兒子們一點機會,還沒做皇帝的時候就確立郭瑾的繼承人身份,十幾年下來,已經穩如泰山,平穩接掌帝位。
而眼下,他似乎又要開始培養第三代,讓第三代早早確立地位,以便將來的平穩過度。
而且聽說郭瑾除了郭承志這個兒子之外,其他的兒子最大的也才三歲,除了郭承志,就眼下來說,幾乎沒有可以選擇的對象。
郭瑾雖然有其他的兒子,但是年齡太小,要立皇太子的話,現在根本沒得選。
郭鵬三十七歲當皇帝,做了十三年,五十歲退位。
郭瑾三十四歲做皇帝,如果他學習郭鵬,那么理想狀態下,他退位的時候,除了郭承志以外,其他的兒子甚至沒有成年加冠,
郭承志的運氣真不是一般二般的好。
目前沒有傳出郭瑾打算冊封皇太子的消息,但是太上皇帶著嫡長孫外出巡游的消息,本身就足以讓人們相信郭鵬對郭承志的期待。
帝國的建立者對嫡長孫的態度幾乎可以決定郭瑾的皇太子人選。
這一波……
可要給未來的皇帝留個好印象。
不是為自己,而是為自己的后代。
毛玠忽然有點后悔把兒子們和孫子們都放出去不留在身邊了。
不然的話,這個時候是可以帶出來混個臉熟的,至少加深一點印象不是?
哎呀!!!
毛玠那個后悔啊!
郭鵬和郭承志可不知道毛玠的小心思,只是愉快的與毛玠享用了一餐很久不曾享用過舊時代士人式的宴席。
從桌椅板凳大行其道之后,因為其更加符合越來越快的魏帝國式的日常生活,并且較為經濟,更適合商業化展開,所以民間早已大規模鋪開桌椅板凳,連官方也受到影響。
除了朝廷里的大規模正式慶典宴席會用舊式的案幾和軟墊,基本上都已經全面桌椅板凳化了。
舊式的案幾和軟墊越來越多的成為了一種禮儀的象征,而沒什么實際意義了。
“如此這般的宴席,現在是越來越少了,皇宮里也就是大規模的正式慶典才會用到,一些小規模的請客吃飯,我都讓人準備大餐桌了,省功夫,好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