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著太守馬遵還有雍州刺史郭淮外出巡游,忽然得知諸葛亮率軍來攻,馬遵懷疑姜維,就拋棄他,不帶他走,姜維又想返回冀縣老家,結果冀縣也不開城門,拒接姜維。
姜維無奈之下,只好投降諸葛亮。
這可不是什么正常的事情。
姜維作為地方勢力的代表之一,居然被太守和刺史拋棄掉,大敵當前被如此的不信任,還不讓他入城,連老家都不愿意開門接納他,逼的他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郭鵬覺得這哪里是什么意外,這分明是借刀殺人啊。
從他的角度看,諸葛亮出兵過于迅猛,涼州諸縣無力抵抗,紛紛倒戈,使得本來就不相信地方勢力的曹魏中央勢力更加懷疑地方勢力,就想著把姜維拒之門外。
他們覺得姜維還有老母在城內,在曹魏手上,他要是想保住老母,照常理來看,死戰到底混個烈士才是正道。
就和他那個為了保護郡守而戰死的父親一樣。
他一定會乖乖和諸葛亮決斗,然后被殺死,乞求曹魏勢力保護他的母親。
如此借刀殺人,又能保住城池,還能削弱地方勢力,削弱和諸葛亮的合作勢力,一石二鳥。
這幫人打的好算盤,結果他們萬萬沒想到諸葛亮目光長遠,從姜維身上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
諸葛亮對姜維曉以利害,為他分析局勢,勸他投降,讓姜維認識到自己投降蜀漢并且活著才是保住老母和家族的最優解。
這種事情都預料不到,那幫人自然也預料不到之后這件事情居然在兩國戰局之中產生了奇妙的連鎖反應。
姜維被諸葛亮重用,直接可以統兵作戰。
以他對涼州的熟悉程度,毫無意外的成為了蜀漢政權的一把利刃,以至于讓蜀漢政權架起了聯通益州和涼州的橋梁。
而且他們還發現,他們想著削弱地方勢力的力量,卻根本辦不到。
姜氏家族本身在涼州勢力龐大,逼走姜維已經讓他們惱火至極,警惕至極,要是繼續動手,或者威脅姜維老母什么的,只會讓姜氏徹底走到曹魏的對立面。
到時候姜氏心一橫,派人聯系諸葛亮,讓姜維帶兵來攻,他們接應,里應外合,別的不說,這個郡曹魏就別想要了。
蜀漢第一次北伐大大震驚了曹魏,讓他們發現被他們看成海綿寶寶的蜀漢政權居然被諸葛亮妙手回春,成了帶甲十萬的大力水手。
他們毫不懷疑只要有人配合,諸葛亮一定可以占據涼州。
姜維被迫離開家鄉和母親分開,一人在外滿心悲憤,心里充滿了對曹魏的徹骨痛恨。
他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回到涼州老家,驅逐曹魏勢力,姜氏家族要是決定反水,姜維必然帶領蜀漢軍隊來攻。
姜氏家族和在外的姜維隔著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居然達成了其妙的默契,讓曹魏中央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個大麻煩一直到蜀漢的終結都不愿放棄給曹魏找麻煩,十幾次北伐曹魏,臨死還要拉幾個墊背的,攪和的曹魏至死都不安寧。
以姜氏為首的漢陽郡四大家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一回事。
魏略里記載過那么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漢陽人薛夏得罪了姜、閻、任、趙四大家,在家鄉對抗不了四大家的迫害,只能躲避到洛陽去。
后來他得到了曹操的賞識,生活在洛陽。
但是四大家不愿放過薛夏,巧施計謀把薛夏騙到了潁川,在潁川問罪薛夏,將他下獄,打算弄死他。
最后還是曹操親自過問,強令潁川方面放人,警告了四大家,這才讓薛夏逃過一劫。
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這四大家的手有多長,在涼州的勢力有多深厚,結交范圍有多么廣闊。
甚至能把手從涼州伸到中原地區的潁川,逼的曹操親自過問才保住了薛夏。
作為四大家之一,姜氏在這件事情里顯然也是出力很大的。
可見姜氏的勢力之強。
當初郭鵬派曹仁掃平涼州五郡的時候,聽說了姜氏,聽說了姜冏這個人物,當時他想起過姜維,但是姜維還沒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