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沒有那么多商旅來了,城內的酒肆、旅店做誰的生意?
好不容易擴大生產的城外屯田農莊內的富余的農產品賣給誰?
誰能承擔起這部分的交易額度呢?
顯然,要出大問題。
他絕對想象不到這種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聯通會給外向型經濟帶來多大的打擊,因為他不曾經歷過,他的意識當中也不存在這個環節。
這種情況甚至會跨越萬里海域和十多年的時間,帶來蝴蝶效應式的影響。
比如明朝后期萬歷三大征之一的播州戰役。
播州楊家之所以造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一直給明朝輸送白銀的西班牙人完蛋了。
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人干掉了,西班牙人不來了。
西班牙人可是明朝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承接商,西班牙人不來了,當時緊俏的一些播州商品賣不出去了。
播州的一些特產當時是很緊俏的產品,可是西班牙人完蛋了,沒有白銀送來了,賣不動了。
產品堆積導致沒錢,但是楊應龍又要很多錢過日子、賞賜旁人以維持自己的統治——不得以,只好到處搶,于是激化了播州和中央的矛盾,直接引發了播州之役。
大水漫灌時期,大家的矛盾可以被繁榮的經濟所掩蓋,都有錢賺,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不管矛盾多大,看在白銀的面子上,都能虛與委蛇,攜手同行。
一旦經濟下行了,銀子沒了,那么掩藏著的矛盾就控制不住了。
以前是你多吃一口我少吃一口,不至于餓死,日子還能過下去,那咱們就彼此和諧一點。
但是現在是你多吃一口我就要餓死,這怎么能行?
開戰吧!
于是社會矛盾瞬間爆發。
經濟危機是可以引發大型戰爭的。
當時誰能想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能影響明朝經濟,并且遠隔萬里與將近十年的時間點火成功,一舉引爆播州之役。
同樣,這也會引發郭鵬的思考。
貴霜或者安息的崩塌,是否會引發雍涼二州和西域三府的經濟危機,進而影響到整個魏國蓬勃發展的經濟。
會因為他們的動亂就導致魏帝國的經濟出現大規模危機,從而影響魏帝國的穩定嗎?
思慮再三,郭鵬覺得這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