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擺擺手。
“問題會非常大,但是也不至于滿盤皆輸,值得慶幸的便是,我魏在籍戶口都有土地,民間商業多是一家人做兩件事所致,一戶人家一般兵分兩路,一邊耕種土地,一邊經商。
所以就算經商失敗做不下去,還有土地和糧食,回家務農,也不至于餓死,也就是負債問題比較嚴重,萬一負債過多,家中積蓄的糧食也償還不了,這家人就會出問題。”
曹昂愣了一下,臉色稍稍放松。
他想起鎮西都護府的問題也是如此得到了遏制。
做生意的人家在城外有土地,有家人還在耕種土地,就算店鋪倒閉了,破產了,還能回到土地上耕種土地,自給自足,不會餓死。
這是魏帝國留給他們最后的退路,有了這條退路,經濟危機就死不了人。
除非負債太多,一時還不起,但是朝廷也不會強逼他們一定要立刻還清債務。
只要朝廷自己穩住,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一點一點慢慢償還,就不會把他們逼上絕路,終究能讓他們還清貸款,把壞賬銷掉。
郭鵬打土豪分田地,拆毀豪強莊園給所有民戶授田的行為在事實上給全國民眾兜了底,屯田農莊模式讓他們就算經商失敗也不至于餓死。
城中經營商業的人家,往往也是城外屯田農莊內的家庭有富余的勞動力,或者是老人和婦女。
他們開店經營的本意,是賺外快。
外快賺不到,土地還在,屋子還在,只要朝廷給時間,他們就能用農業生產償還貸款,朝廷不會受損,他們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只要如此,經濟危機的沖擊力就無法摧毀魏帝國的經濟,魏帝國的農業經濟依然可以運行下去。
也就是商業層面會遭到很大的損失。
很多人破產,一無所有,不得不回家繼續耕種土地,還要償還欠朝廷的錢款。
還有手工業方面的問題,缺少了安息這個大客戶,涼州和雍州很多的手工作坊,一些瓷器和漆器的作坊,還有內廷所屬的一些官辦企業,都會受到沖擊,產品會堆積,賣不出去。
內廷有皇帝內庫兜底,產品堆積賣不出去也能維持一定的現金流,不會倒閉。
民間私人辦設的手工業作坊會受到沖擊,產品堆積賣不出去,作坊倒閉,工人失業。
這要是工業社會,就是大問題。
工業社會中農業生產力極大提高,不需要那么多勞動力,富余勞動力在土地上沒有位置,必須要前往城市工廠求生,成為城市居民。
一旦發生經濟危機,工廠倒閉,工人就無處求活,返回家中也無法得到立身之所,更何況很多人已經沒有了土地作為退路。
所以工業社會的生產力高,一旦發生危機,破壞力也極大。
但是農業社會,還是眼下的魏帝國還是那句話。
家里有田地,勞動力不嫌多,能回家種地,不至于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