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子民已經不再是亂世中那種普遍貧窮的狀態了,他們之中已經有一部分人富裕起來了,這不是壞事,我們總不能想著再把他們變得和從前一樣,大家繼續一起貧窮。
若要發展,總有聰明人抓住機遇率先富裕起來,這是無可避免的,棗祗擔心的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既然起步,就不能往回跑。
就算有問題,也要咬著牙往前走,往前走才有活路,若是往回跑,不發展,任由大家一起窮下去,爭端倒是少了,民風也淳樸了,可這個國家會變成什么樣子?有希望嗎?
商鞅的重農抑商不是為了制造農商對立,只是為了秦國的生存危機,打造一套全面的戰時制度,以此集合全部的力量打破僵局求發展,重農抑商是手段,不是目的啊。”
毛玠聽罷,深深感嘆。
“太上皇一言,發人深省,太上皇之言,臣會一直記得,回到洛陽以后,一定廣泛傳播,讓所有官員都知道太上皇的想法。”
郭鵬本想說知道又如何,但是又想了想,覺得知道的人多一些總歸是好的。
毛玠能接受這種看法,說明這種看法還是比較能得到人們的認同的。
總之,絕不能讓魏國陷入非農即商的二選一陷阱之中,否則未來魏國的路線之爭會非常可怕,直接影響到他苦心孤詣奠定的局面。
雖然說共同富裕他是看不到了,魏帝國一定會倒在這條路上,但是,這并不能阻止他繼續往前走。
魏政府的任務,是統治,而所謂統治,其實就是制作大餅和分配大餅的藝術,制作大餅容易,分配大餅難。
而且真要說起來,郭鵬覺得自己也是需要背鍋的。
“也是我的失誤,我能沒料到婁摩和安息的戰爭引發了西北的危機,直接讓朝中某些人反應過度,想著一口氣把西北商業打死,這樣就能避免危機,若我能早一點發現這種隱患,也不至于到這個地步。”
郭鵬捏緊了拳頭。
毛玠看著郭鵬的模樣,仿佛意識到了什么似的,立刻幾步走上前去。
“太上皇,太上皇有什么需要臣去辦的,臣到了洛陽,一定會為太上皇辦妥!”
毛玠恭敬的朝郭鵬行禮,站在郭鵬身后一動不動。
郭鵬轉過身子,看著恭敬的毛玠,沉默了一會兒。
然后他伸手扶起了毛玠。
“你是皇帝的臣子,我不是你的皇帝,皇帝讓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若不滿,上表進諫即可,我已經是個老朽了。”
毛玠愕然抬起頭看向了郭鵬。
“太上皇……”
“天無二日,地無二主,自我退位為太上皇以來,我就沒有想過要干預皇帝的決斷,除了學部之外,我不會做任何事情,這對于魏國來說更加重要。
就算事情變的再壞,我不干預,魏國還有數百年國祚,我若干預,你覺得又會發生什么事情?我不想那么做,太上皇就是太上皇,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
郭鵬握著毛玠的手,毛玠就那么看著郭鵬。
良久,毛玠對著郭鵬又是一禮。
“臣毛玠,謹記太上皇教誨!”
“嗯。”
郭鵬點了點頭:“我所說的事情,你盡管可以告訴皇帝,洛陽我就不去了,接下來我要去益州,接著去一趟云州,你既然被調回京城,那就做好你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