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明白。”
毛玠把郭鵬的話記在心里。
郭鵬轉過頭,朝著洛陽的方向看了好一會兒,才嘆了口氣,露出了笑臉。
“我從涼州過來的時候,與子恪交談了一番,他說他有點擔心,擔心此番皇帝讓他做財政部尚書,你做他的副手,會讓你覺得有所不滿。”
毛玠一愣,立刻正色。
“臣不會有不滿,涼州的問題,其實是在臣任上埋下了禍根,呂部堂力挽狂瀾,臣高興還來不及,又怎么會因為這種事情而感到不滿呢?陛下的安排,自然有陛下的道理,臣唯有遵從。”
很政治正確的回答,滿分。
郭鵬笑了笑。
“這樣的回答沒有人會不滿意,你們兩個能去主持財政工作,其實我也是放心的,你們都是經歷過危機的人,知道危機之下民間到底是多么困難,所以你們不會冒進。”
“臣自當小心謹慎。”
毛玠回復道。
“那就夠了,你們穩住不亂,中央不亂,地方也亂不到什么地方……另外,該縮緊的要縮緊,當初兗州青州發生的大規模壞賬爛賬的事情,就不要再去做了。”
郭鵬回想了一下當初的亂局,嘆了口氣:“這樣的事情我不想再發生第二次了。”
“臣也不希望再發生一次。”
毛玠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希望的。
要是還有一次,朝廷會失去錢,而他會失去前途和權勢。
苦熬那么多年,好不容易能進入中央,要是因為某些事情而失去了權勢,毛玠會痛苦死的。
大丈夫怎能一日無權呢?
毛玠懷著如此的期待,等著做完最后的任期,與后來者辦好交接,進入中央,執掌真正的權力。
他知道,屬于他的未來,正在一步步走來,他終于可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了。
唯一有點不愉快的就是那個諸葛亮,居然一躍而起,與他并列財政部侍郎之職。
他毛孝先的職位和資歷都遠高于諸葛亮,升遷是正常升遷,而這諸葛亮明顯是越級提拔,雖說他的功勞的確不小吧,但是……
朝中有人真的好辦事啊。
農部尚書諸葛瑾,還有吏部尚書張昭,諸葛亮背靠這兩棵大樹,飛黃騰達也是理所當然。
毛玠只有羨慕的份兒,沒有反對的份兒。
只是多多少少有點不爽吧。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