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
張凡一笑,仿佛已經洞察朱元璋所想,伸手一指殿內,道:“登基大典,他們都等著你呢!”
“這……”
朱元璋略一躊躇,連忙道:“那先生請上座?”
“那也不必了,他們看不到我。”
張凡漫步走入莊嚴肅穆的金殿,在文武百官前面的位置站定,卻并沒有繼續往上走。
那里,現在,應該屬于朱元璋!
陛下……這是怎么了?
群臣更是惶恐,不明白如此重要的關口,圣上為何忽然起身,像是迎什么人,但此地戒備何等森嚴,哪能有人擅入!
有懂得醫理的,甚至懷疑陛下是不是發了什么癔癥,這可是大事!
朱元璋卻已經恢復了幾分平靜,重新回到寶座旁邊,但并沒有落座,而是從身邊接過一張早就準備好的詔書,微微吸了一口氣,開始宣讀。
“朕,惟華夏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于沙漠,入華夏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余年,今運亦終。”
沉穩的聲音在金鑾殿回蕩,殿下群臣無不俯首噤聲,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張凡亦是微微感慨。
朱元璋親手推翻元朝,更因為小時候的悲慘經歷,應當對曾經的黑暗深惡痛絕。
可是在登基詔書上,他卻并沒有刻意污蔑詆毀前朝,而是選擇承認了那九十八年的歷史。
這,是真龍天子應有的氣度!
我竭盡所能打敗你,結束你統治的一切,但卻不會故意抹掉你的存在。
僅憑這一點來說,后世許多子孫,不及朱元璋遠矣!
“海內土疆,豪杰分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于左右。凡兩淮、兩浙、江東、江西、湖、湘、漢、沔、閩、廣、山東及西南諸郡蠻夷,各處寇攘,屢命大將軍與諸將校奮揚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
朱元璋微微一頓,繼續宣讀詔書,氣勢越來越足,鎮得百官竟有微微顫栗的感覺。
“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朕為皇帝,以主黔黎。勉循眾請,于吳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于鐘山之陽,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
終于等到這一刻!
宣讀詔書的時候,抖音彈幕當然又迎來一個意料之中的高潮。
“我的大明啊!”
“洪武之治!終于來了!”
“漢人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一介布衣一手建立!了不起的功績!”
“唉!可惜晚節不保,殺功臣殺得實在敗人品!”
“呵呵!我直接就是呵呵!跟你們這些人云亦云的垃圾沒話說!”
“殺功臣?你也不看看那些人都做了些什么?”
“明初四大案!有一個是冤枉的嗎?”
“功臣!照你這么說,青山子善都是功臣,不能殺?不該殺?”
“大明太祖也是你能黑的?你怎么敢啊!”
“怕是聽多了遺老遺少包衣奴才的污蔑吧!他們連畫像都胡亂篡改,還有什么干不出來的!”
“啊!對了!這一路看過來,好像朱元璋可不像傳說中那么丑啊!”
“什么豬腰子臉,地包天的……都是假的?”
“呃!我還以為演員選得沒那么合適呢!難道不是這個原因?”
“當然不是!你也不想想!古代可比現代更講究顏值!那時候科舉,你沒一個國字臉,人家都不相信你能為國盡忠!”
“朱元璋要是丑得厲害,郭子興能嫁女兒?那么多人能甘心追隨?”
“這直播處處細節完美,不可能忽略這細節!我相信張凡!”
談到朱元璋的相貌,彈幕立刻展開爭吵。
這原本就是千古之謎,歷史的塵灰層層掩埋,原本已經不易辨別。
有人說滿清入關后,刻意詆毀丑化前朝皇帝,所以給朱元璋搞成一張豬腰子臉,隆鼻如蒜,拱嘴如豬。
有人又說早在明朝晚期,就已經有類似豬腰子臉的畫像流傳,而滿人污蔑的說法,似乎不足為信。
然后又有人說明成祖朱棣,以靖難之役占據大寶,得位不正,又信奉相面之術,所以以皇帝之尊,親自對他爸爸的容貌進行了某種不為人知的微調。
甚至說朱元璋生性多疑,為了擔心有人刺殺,故意留下許多截然不同的相貌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