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因素糾纏在一起,又經過幾百年的發酵,事實的真相越來越撲朔迷離,就算是最淵博的歷史學家也不敢斷言。
即使現在看到直播,但觀眾只當是演員演繹,當然不足以破解這個謎題。
唯有張凡知道,他現在看到的,正在宣讀詔書的那個中年人,便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真實模樣。
不能算后世常規意義的帥,但卻自有一股不凡英武之氣,張凡至少可以斷言,如此魅力即使在幾百年后,也足夠能打!
“恭詣太廟,追尊四代考妣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師。冊封馬氏為皇后,立世子標為皇太子。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至此,詔書宣讀完畢。
朱元璋并不知道此刻有幾千萬雙眼睛在盯著他,結束詔書之后,又有些急切,頻頻望向張凡。
可是登基大典的繁文縟節可是不少,朱元璋只得耐著性子,慢慢走流程。
“唉!朱標若是不死……后世會是怎樣的大明?”
“當年如花骨朵一樣的馬皇后,也只剩下十幾年好活了……”
“四代考妣?好家伙!”
“果然是一人飛升,仙及雞犬啊!”
“我知道我知道!四代嘛!朱五四、朱初一、朱四九、朱百六!”
“我擦!元朝的百姓……數學是不是都還可以……”
“whatis‘考妣’??”
彈幕早就開始夾雜華夏之外的語言,尤其這會兒朱元璋宣讀詔書,文言的氣息太重,對歪果仁來說相當不友好。
翻譯軟件不給力啊!
華夏文太難了!這給我翻譯得支離破碎的,幾乎難以理解。
朱元璋好不容易走完整個流程,禮成,接受百官再次參拜,山呼萬歲,從此便是泱泱華夏的正統之君,真命天子!
可是他臉上卻始終罩著一層沒人能看得懂的神情,仿佛是急切,仿佛是緊張。
哪怕是從前關系最好的伙伴,現在分了君臣,便連看都不敢多看,只能恭謹地低著頭。
自古帝王,皆孤獨!
朱元璋登基的第一天,便已經深切感受到這種孤獨。
哪怕他根本不愿,但如今也已無法改變。
從前的伙伴戰友,變成臣子,再也無法像小時候那樣親密無間。
或許……這天下還能跟自己平等相對的,唯有先生吧!
回到寢宮,朱元璋屏退旁人,望著不遠處的張凡,甚至呼吸都有點急促了。
因為他記得,先生說過,此次見面之后,下次相見,便又是二十五年后!
二十五年啊!
可是這二十五年里,我有話,還能跟誰請教?
朱元璋感受到帝王的孤獨悲涼,心中有太多的問題,但機會卻只有一次。
見過了后世海軍的威武,他何嘗不想看看七百年后的施政、七百年后的民生、七百年后的國防、七百年后的吏治……
如今大業初定,百廢待興,打成一片混沌的天下,全靠他來收拾,重新納入正軌,從此生生不息。
可是,在深宮中獨自面對張凡,朱元璋調勻呼吸,終于還是未能免俗,緩緩問道:
“請問先生,我大明……未來國祚如何?”
這話一出,頓時引發了無數感慨。
“畢竟還是關心則亂啊!”
“剛剛建立偌大的功業,誰能不期待國祚綿長,千秋萬代?”
“真龍天子,也是凡人!”
“剛到四十的朱元璋,看來難以不惑,他好像還是當年那個少年,只希望有個安穩的家,只希望這個家能夠永遠存在。”
“家沒有了!但他親手為所有華夏人打造了一個美好的新家!”
“未來幾十年,他為了這個新家嘔心瀝血,勤政愛民,是個了不起的好家長!”
“我相信如果是幾十年后的朱元璋,應該不再特別關心這個問題,但是現在,剛登臨大寶,心中當然會有執念。”
“這問題……張凡要怎么答?”
“有點難呢!實話真的有點傷人,我都有點不忍心看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