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白起也命令這個時候仍在大漢境內的步兵部隊加緊速度準備起分批啟航。
而在經過眾多將領和謀士的商議之后,白起與其他各路諸侯的主將門也達成了另一個決議,那就是在倭國未來占領的地盤全面進入軍管制度。
在這一點上,主要是出于糧草方面的考慮的。他們不可能從大漢用來糧草,等到步兵部隊全部到達之后,整整二十萬兵力所需的糧草從大漢往來運的話,這也絕對不是一件現實的事情。
因此,唯一的辦法,也是最好的辦法,那就是就糧于敵。
將倭國人所擁有的糧草全部收集起來,每天按人頭對他們進行分配,在留足下一年的糧種之后,剩下的全部都稱為大漢軍隊的軍糧。
這一件事情,
必然是會引起反抗的。不過,這種反抗也并不是什么大事情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壓迫,更甚至說哪里就有殺戮
這件事,白起是交給常遇春去辦的,而常遇春從來都不是一個手軟的人,甚至還可以說,他的骨子里帶著一點弒殺因子。
不過是短短的三天時間,就有好幾千人被常遇春給直接處死,這座城內的居民直接少了一小半。這么多人,有不少人是被株連的,甚至還有不少人是被誤殺的,但誤殺就誤殺了,那又能如何
在出發之前,李翔早就已經向主要的幾個將領暗示過了,只要是有必要的情況下,動用一點“恰當”的手段也是可以的。
而且,常遇春這一次下手這么狠,也是有殺雞儆猴的想法。他們暫時也只拿下了這一座城池,如果連這點人都鎮不住的話,那等到我接下來拿下了整個出云國,甚至是攻在了倭國更多的地盤的話,那到時候這些人反抗的話又該怎么辦
因此,就是要在這個時候用殺戮造成足夠的威懾作用。讓其他人看看反抗的后果,這樣,在攻下更多的地盤之后,他們也可以省心一些。
接下來,在襲擊出云、大原兩郡的戰役之中,白起并沒有親自出手,他手底下的名將那么多,也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戰役,根本沒到了他出手的時候。更準確的說,這種小打小鬧,也沒資格讓他出場。
兩位副將之一的廉頗與這一次的武狀元王翦兵分兩路,分別奇襲出云與大原兩郡。
而且,白起在其他方面或許敏銳性并沒有那么強,但在用兵的時候,布置的確實是面面俱到。跟隨廉頗出戰的那些將領基本都是老資格的將領了,而跟隨王翦出戰的那些將領,基本都是這一次科舉涌現出來的新人。
如此一來,就可以盡可能避免王翦壓不住手底下的那些將領的情況了。畢竟,王翦的能力雖然夠強,這一點白起也是認可的,但畢竟屬于新人,手底下也沒什么過硬的功勞,如果以他為主的話,那些資格多老的將領們可不一定服他,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