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是帝國行政制度的根基,但凡帝國官員,都是根據九品中正制推薦選用,由此造成現在的局面。即帝國官員的選拔以道德為標準,而非能力,道德的高低又沒有具體的考量依據,由此,幾乎大小官吏全部出自帝都官宦之家,沒有例外,官員們由此沆瀣一氣,互相包庇,互相縱容,共同壓迫百姓,更衍生出一大批與官宦有關系的士紳地主出來,帝國政令難出皇宮,陛下的威嚴名存實亡。
為了改變現狀,需要效仿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恢復科舉制度,以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
二、帝國需進行稅改。帝國現行稅負主要分為兩塊,一是田賦,即按土地征收的稅負,享有土地者交稅;二是商賦,即商業流通形成的稅負,也可叫做過路費。都已不適應當下的形勢。
先說田賦,陛下推翻司馬氏暴政之后,將田賦減少一半,以此展示皇恩,體恤百姓疾苦。然而,田賦的減少并沒能真的使得窮苦百姓生活變得輕松,卻讓一部分擁有土地的地主、士紳暴富,由此造成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力量嚴重的不平衡,使得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的壓迫越發嚴重。
舉個例子,本來一畝土地需要交三錢稅,現在一畝土地交稅一錢半甚至更少,減少的稅收并沒有用來增加農民的收入,而是全部裝入了地主的腰包,由此地主可以在當地招兵買馬,建立武裝力量,強迫農民以更多的勞動換取酬勞,反而加重了廣大百姓的負擔,形成了地主階級的強大,再加上現行的選官制度,使得地主、士紳互相串謀,欺上瞞下,魚肉鄉里。
不僅如此,陛下在位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很多過去荒廢的土地都被開墾為農用地,而這些土地又被地主壟斷,使得地主的錢袋進一步豐盈,而國庫空虛,百姓饑不果腹,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用來形容當下的形勢再合適不過。改革辦法為重新計算土地,重新分配土地,適當提高單畝稅收。
再說商賦,商賦是經商者路過特定地區繳納的稅負,為一次性繳納,看似合理,實則不符合當下形勢。在陛下重商政策刺激下,與地主階級齊頭并進,獲得了大量好處的就是商人。他們對外通商,對內也通商,只需要繳納很少的過路費便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已建立起不容小覷的商業帝國,擁有了富可敵國的財富,隨之而來的是多種多樣的盈利模式,各地貿易往來不過為其一部分,對他們所征之稅與豐富的盈利比起來簡直是鳳毛麟角。改革辦法是除了過路費之外,政府還應收取經營稅,貿易稅兩種稅負,只要產生買賣關系,便應該收取稅收。
除此之外,現如今過于龐大的士紳、地主總量已然嚴重影響了皇權的統治,造成了針對廣大百姓嚴重的不平等,帝國需要針對他們的財產,爭取一部分財產稅充盈國庫。
三、清晰劃分行省,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機構。
帝國現在主要以南境、北境、邊境粗略的進行劃分,以城市為單位進行管理,由此各城市發展良莠不齊,互相掣肘,互相競爭,沒有很好的規劃。楚繡認為應該以郡、縣、省為單位重新劃分地區,有力規劃帝國官員的官階次序,讓帝都統一規劃各地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