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你琢磨出啥了?”趙金泉問道。
于曉惠一愣,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了。
82廠能夠安排趙金泉到404車間來值班,這個人當然是可以信得過的,于曉惠不存在需要向他保密的問題。但作為一個看大門的老工人,向于曉惠詢問機床設計上的問題,而且是這種連于曉惠自己都覺得很困難的問題,似乎就有些不正常了。
就算于曉惠愿意滿足老工人的好奇心,向他解釋一二,他又能聽得懂嗎?
見于曉惠不說話,趙金泉笑了笑,自己先開口了。他說道:“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說出來給于工你聽聽,沒準能給你一些參考,不知道你有興趣聽沒有?”
“好啊!趙師傅你請講吧。”于曉惠應道。她是一個很謙遜的人,即便是對一個老工人,也能保持足夠的尊重。
不過,在她心里,對于趙金泉能夠給自己提出什么好的建議,基本是不抱啥希望的。她覺得,趙金泉或許就是那種“民科”,想法很多,但要么是站不住腳的瞎想,要么就是學術界早有定論的一些知識。
趙金泉說:“我覺得,于工你的思考方向可能出了一點問題。你總是在這里分析我們的機床哪個配件做得不如人家的好,哪個地方裝配上出了什么差錯,這樣想下去,恐怕是很難想出一個結果來的。”
“那么,我該怎么想呢?”于曉惠問。
趙金泉說:“其實,造機床就像我們造導彈一樣。要造出最好的導彈,不一定需要用最好的部件。我們國家的加工技術水平一直都不如西方國家,所以我們造出來的部件,也不如人家的那么精密。可我們因此就不造最好的導彈了嗎?”
于曉惠眼睛一亮,她覺得自己似乎是抓住了什么線索。她盯著趙金泉,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趙金泉說:“我們的設備不如別人,造出來的部件不如別人的好,可我們有一樣致勝法寶,能夠把不完美的東西,通過完美的方法組織起來,變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您是說……系統工程!”于曉惠脫口而出。
這些天,于曉惠一直都在思考改進機床的問題,偶爾也會想到應當把機床當成一個整體來分析,而這恰恰就是系統工程的思路。她在學校的時候,接觸過系統工程的概念,但了解不深,臨到應用的時候,就不知道從何下手了。
趙金泉跟她說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講系統工程。用不完美的部件,組合成完美的產品,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沒錯,就是系統工程。這幾十年,我們就是靠這個法寶,在簡陋的條件下,研制出了世界第一流的火箭、衛星和導彈。我琢磨著,這個方法對你們研制機床也是有用的。”
趙金泉緩緩地說著,眼睛里透出了睿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