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陳到的出現可以扭轉戰局的頹勢,沒想到他們所倚重的將軍卻被呂布給擒了。
對守住淮南早不再做任何指望,楊弘唯一期盼的就是他能多守幾天。
即使多守一天,呂布也分撥不出人馬追趕張勛。
只要能把袁耀給送走,淮南就還有指望。
淮南袁家的根苗還在,效忠于袁家的人就會紛紛前去依附。
有張勛在一旁輔佐,用不了兩年,袁耀就有可能率領大軍殺回壽春。
他們把袁耀抽上帝位,那位小皇帝就沒做過什么讓人刮目相看的事情。
可袁耀畢竟還年輕,再過兩年,他再成長一些,一直見證著逆境的他很可能成為手握大權的一方豪雄。
呂布即將兵臨城下,張勛也將帶著袁耀離開,淮南將來會怎樣,楊弘或許是看不到了。
心里揣著這些念頭,楊弘也沒了說話的心思。
見他閉口不言,張勛識趣的閉上了嘴。
倆人在沉默中來到皇宮正門。
壽春城池不大,皇宮占地也不是很多。
論氣勢,這座皇宮遠遠遜色于洛陽和長安的漢家皇宮。
可是要說精致,洛陽與長安的皇宮甚至比這里還要粗糙一些。
宮墻高聳,駐馬皇宮正門,楊弘和張勛隱約能看到皇宮中林立的宮室。
倆人帶著衛士進了皇宮,立刻就有常侍迎出來。
袁術的皇宮一切照搬漢家皇室,常侍也分為內外兩撥。
外院常侍與富人家的仆從沒什么區別,他們依舊保持著男兒身,只是沒有皇帝的召喚,不得隨意進入內院。
至于內院的常侍,則被除掉了男人的特征,與漢室的常侍相當。
迎出來的正是幾位內院常侍。
常侍躬身行禮,楊公和張勛并不和他們見禮。
楊弘語氣平淡的問了句:“陛下在做什么?”
“回稟楊公,陛下正在后園與皇妃賞花。”帶頭的常侍回道。
“眼看呂奉先就要率軍來到壽春,陛下倒是好興致。”楊弘語氣不是很好的說道:“像陛下這樣心寬,日子過的倒也隨意的很。”
“其實陛下每天都在憂勞國事。”常侍回道:“只不過想起國事多半由楊公和張將軍打理,他也就有了送些的理由。楊公和張將軍是陛下股肱,大事小情哪還有處置不掉的?事情有人辦了,陛下即使操心再多,也沒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