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送出去的十張床,全都算在我頭上。”呂布走向店鋪門口:“為了把床推廣出去,總不能讓你一個人擔著。”
呂布要替他擔著十章床的成本,張世平連忙說道:“請溫侯收回成命,既然選擇為商,這點投入我還是投得起。”
“我知道你投得起。”呂布笑道:“當初你賣牙膏的時候我不會為你擔待著,那是因為我手里也沒錢。如今我有些閑錢,十張床還是擔待的起。”
他隨后又問:“你認不認識靠譜的鐵匠?”
“鐵匠?”張世平回道:“要說鐵匠,應以廬江以南、河北一帶最多。那里盛產鐵礦,工匠的技藝也是最精湛。”
“能不能幫我招募一批。”呂布問道。
“只要他們肯來徐州,住房、家具全都供應。”呂布說道:“還有鐵匠鋪子、學徒和女人,我都會為他們安排妥當。”
東漢末年,工匠的社會地位也是極其低下。
他們生存不易,甚至還要受盡盤剝。
呂布給的條件不可謂不豐厚。
張世平回道:“如果溫侯真的能兌現這些,我應該可以招募一批!”
“鐵匠、木匠、石匠、織工等人,凡是能招募到的,有多少我要多少。”呂布說道:“來到徐州,按人頭核算。譬如一家有三位鐵匠,我會給他們三間鋪子、三座宅子,每人三位美姬,三年免稅,但有一個條件,我需要趕制兵器,他們必須以成本價為我打造。其他工匠也是一樣。”
呂布算盤打的很好。
工匠們來到徐州,他確實分派出去許多房子和商鋪。
由于人口分流,各地城池還有不少空房和空店鋪。
安頓了工匠,空房和空店鋪有人經營能夠帶動地方經濟以外,他需要有人打造兵器和縫制衣甲的時候,還能以最低的成本做出更多的事。
免稅三年,可無論怎么算,得到好處最多的還會是他。
經商多年,張世平當然能看出呂布的打算。
正因為他能看的出來,所以才對呂布給的承諾深信不疑!
“溫侯放心,等我回去的時候,絕不會忘記招募人才來徐州。”張世平應了。
呂布離開,張世平躬身送行。
圍在店鋪外的百姓紛紛讓到兩旁。
等到呂布走遠,張世平向百姓喊道:“大家都看到了,床是溫侯設計打造的,凡是溫侯想出的東西,你們見過哪樣是拿不出手或者是沒什么用處的?”
百姓錯愕,可床畢竟是大件。
十張送出去的已經被人抬走,沒人會在這樣的時候出錢購買。
張世平的當然清楚這些,他也沒指望有人會站出來買走任何一張床。
可話還是要說的。
呂布在徐州已經有了極高的威望,拿他來做經商的噱頭,賺個盆滿缽滿只是早晚的事。
果然,店鋪外的人們交頭接耳,都在紛紛議論著床究竟有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