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梟雄,必定都會性情多疑。
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人,頂多只能做個武將,根本沒有能力掌控全局,駕馭麾下每一個人。
無論袁紹還是曹操,能夠有如今的成就,與生俱來的多疑,恰恰起到了給他們保駕護航的作用!
心生疑惑的袁紹,派人打探呂布的一舉一動。
那時候的呂布,當然屁股也是不可能擦的干凈,知道袁紹對他產生了懷疑,也很清楚憑著他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撼動袁紹這棵大樹。
自知被袁紹查清楚他在背地里做過什么一定沒有好下場,呂布帶著手下連夜逃出河北,去了徐州,才有了后來劉備假意讓徐州,他則毫不客氣的把徐州給拿了,倆人從此不共戴天。
當然,那些事情都是那位被奪舍了呂布做的。
如今的呂布,雖然大腦里會反饋出曾經的記憶,卻早就不再是那位被世人稱為三姓家奴的溫侯!
郭嘉來到鄴城以前,袁紹也曾聽說過有關呂布一夜年少的事情。
怎么想都覺得不太可能,他當然會派人前去打探。
派出了好幾撥人,帶回的消息都是一樣,原本已經過了中年的呂布,如今確實是回歸年少,看起來不過只有十七八歲的模樣。
得知這一切,袁紹有段時間甚至醉心于琢磨呂布怎么做到一夜年少的。
已經過了不惑之年,袁紹能感覺的到,他的身體狀況是一年不如一年。
年少時的精力充沛、意氣風發,如今都在漸漸離他遠去。
呂布能夠一夜年少,袁紹認為他應該是找到了長生不死的法子……
人在遇見解釋不清的事情時,總是會習慣性的找給似是而非的理由。
偏偏找到理由之后,許多人無法認清這個理由只是他們一廂情愿的托詞,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日積月累反倒會越來越相信理由的真實性。
到最后,人們甚至會忘記,當初給某件事灌注上的解釋,只是因為那時找不到真正的答案,尋了個還說得過去的借口而已。
一旦進入這個階段,托詞也就變成了真理,甚至連當初找出這個托詞連自己都不一定能夠完全說服的人,也會相信了它的真實性!
袁紹就是這樣一個被自己找到的理由給蒙蔽了的人。
起初他并不是很堅信呂布找到了長生不死的法子,可隨著時日的推進,他對這個說法是越來越深信不疑。
當初河北眾人爭論應該先討伐曹操還是應該先討伐呂布,袁紹心里就有過一個盤算。
他也知道曹操是最大的威脅,相比于曹家,呂布或許只是肌膚之癢。
然而他內心深處有個聲音一直在對他說著,要是聯合呂布討伐曹操,沒能掌握呂布的生死,根本不可能得到有關長生不死的消息。
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探尋長生不死的奧秘,卻根本沒有任何一個人窺探到門徑。
突然冒出了個消息,說呂布一夜回歸年少,而且還被驗證了確實有這件事情,袁紹又怎么可能不動心?
只是當著河北眾人的面,不好直接說出他的心思,才任由爭論一直發展下去。
逢紀被郭嘉說服改變了心意,恰好中了袁紹的下懷,他哪還會有半點遲疑,當即決定討伐呂布。
決定做了,沒過幾天,袁紹又有些糾結。
想來想去,還是曹操對他的威脅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