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問起誰去說服周瑜,隨行的幕僚居然沒有一個人肯承擔這個職責。
等了片刻,還是沒人吭聲,袁紹冷笑了一下:“怎么?沒人敢去見周瑜?”
“如若主公不棄,我愿效勞。”有一人起身,對袁紹說道:“不過我卻有一個條件,還請主公務必答應。”
起身的這人名為荀諶,與曹操身邊的幕僚荀彧是至親兄弟。
只不過荀諶早年投效了袁紹,而荀彧卻選擇了為曹操效力,從此兄弟二人各為其主,私下里居然也沒了多少聯絡。
荀諶愿意去見周瑜,袁紹當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友若有什么條件,只管說就是。”袁紹很大度的示意他說下去。
荀諶回道:“主公明鑒,其實我不認為能夠說服周瑜。”
“哦?”袁紹問道:“為什么?”
“周瑜投效呂布,只因孫伯符。”荀諶回道:“如今孫伯符與呂布在一道,主公只是說服周瑜,卻不給孫伯符一條退路,難道會有成事的可能?”
袁紹被荀諶問的皺起了眉頭。
沉吟片刻,他向荀諶問道:“既然你認為說服不了周瑜,為什么還肯前往?”
“不為其他,只為主公。”荀諶回道:“要是沒人肯去與周瑜相見,主公恐怕不會相信我說的這些。”
“你認為周瑜不可說服,要是讓你去,又怎么可能把他勸降?”袁紹捏著下巴還沒想到怎么回應,逢紀說道:“友若還真是去不得。”
“我去不得,只怕就沒人再肯去了。”荀諶對他說道:“元圖要是不信,可以問問眾人,還有誰肯去見周瑜?”
荀諶還真是給了逢紀一個下馬威。
逢紀的目光落在眾人的臉上。
所有幕僚都被他看的低下頭去。
袁紹身邊,以逢紀、審配、郭圖等少數幾人最有勢力。
幕僚們當然不肯得罪這么一位在河北呼風喚雨的人物。
沒人愿意去,也沒人肯與逢紀對上眼神。
既然不想得罪他,就得回避著他,要是和他對上眼神,萬一被他舉薦去見周瑜,可是兇多吉少。
畢竟周瑜是呂布的屬下。
大軍將到延津,這個時候去見周瑜,還能討到好處?
荀諶當眾反駁逢紀,讓他很下不來臺。
他對袁紹說道:“主公,既然沒別人肯去,我去一趟也沒什么不可。”
逢紀提出由他去見周瑜,袁紹有些遲疑著說道:“你去恐怕不太合適……”
袁紹的意思很明確,逢紀在河北名望太高,他去延津,萬一周瑜給他扣了下來,河北可是損失不小。
“主公征討天下,為的就是一統江山重振漢室。”逢紀說道:“我不過區區一人,為天下大計,為主公大計,我愿前往延津,即便周瑜意圖對我不利,我也是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