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紀一番話說的是慷慨激昂,袁紹聽了,心中不免都是有些觸動。
他微微閉上眼睛,過了片刻,才對逢紀說道:“元圖執意要去,我只給你一句話,假如周瑜不肯投降,你也不用強勸,只管回來就是。”
“主公的話,我記下了。”逢紀躬身一禮,回了袁紹:“為了不耽誤主公大事,我先告退。”
“元圖一切小心?”逢紀畢竟是袁紹身邊最被看重的人之一,他要去見周瑜,袁紹還真是有些不舍。
目送逢紀走遠,袁紹的視線又在眾幕僚臉上走了一圈。
眾人被他看的心里發慌,一個個低下頭,都不敢與他對視。
其實袁紹也不知道該怎么和眾幕僚說。
他總不能為了逢紀一人,而責怪在場的每一個人。
袁紹其實最惱火的還是荀諶,要不是他站出來說愿意去見周瑜,又提出個什么條件,也不至于和逢紀杠起來。
逢紀丟了臉面,要是不去延津求見周瑜,怎么都說不過去。
可他去了,確實是讓人放心不下。
**************************************
袁紹領著大軍緩慢前行,逢紀則先一步來到延津。
聽說逢紀求見,周瑜心中也是疑惑。
他把隨同鎮守延津的將軍們請到帳內。
將軍們才落座,周瑜就說道:“諸位將軍,我得到消息,袁紹手下逢紀,要來延津求見我。你們認為這件事有沒有古怪?”
眾將軍顯然都沒想到逢紀會來求見周瑜。
他們彼此相互看著,高順問道:“周將軍認為逢紀求見有什么企圖?”
“他還能有什么企圖。”周瑜微微一笑:“他必定是認為我們才投效楚侯,對楚侯沒什么忠心可言,特意前來勸降。”
“公瑾打算怎么做?”在坐的一位老將軍向周瑜問道。
此人大約五六十歲,滿臉風霜不怒自威,招呼周瑜的時候直呼表字。
周瑜當初在江東地位尊榮,一般的老將軍根本不可能直呼他的表字,除非這位老將軍也曾為江東立下過汗馬功勞。
“程老將軍,你覺得我該怎么辦?”周瑜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了老將軍一句。
老將軍名為程普,曾是孫堅部將,后來孫堅被黃祖射殺,就一直追隨孫策,在江東的地位當然不低。
袁紹領軍討伐延津,呂布手下部將、幕僚除了少部分是先前追隨他,多半都是孫策投效以后,曾經的江東下屬。
作為孫策的部將,程普當然也跟著投靠了呂布。
他對周瑜說道:“我們當初要是沒有投靠楚侯也就算了,如今既然選擇投靠,就得對楚侯忠心不二。逢紀要來延津,我的意思是干脆不見,或者是等他來了延津,再給殺了就是。”
周瑜點頭:“老將軍說的沒錯。”
從江東投效過來的眾人紛紛附和,反倒是原本就追隨呂布的高順提出了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