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上的小旗已經插好,他其實早就有了破擊袁紹的法子,只是當著將軍們的面,他不想說出來罷了。
說的太早,要是有些將軍忍不住早做了部署,逢紀來到肯定會一眼看穿。
他可不希望自己做的打算被逢紀給看明白。
周瑜與將軍們商量了如何應對逢紀,此時的逢紀已經快要到了延津渡口。
“給周瑜送信的人回來沒有?”他向旁邊的隨從問了一句。
“還沒有。”隨從回道:“今天應該能到,要是沒有什么意外,此時也該回來了。”
正說著,逢紀看見遠處有一騎快馬正往這邊飛馳而來。
望見那匹快馬,他微微一笑,對身旁的隨從說道:“應該是我們派去的人回來了。”
“也不知道周瑜有沒有答應明公相見。”隨從回了一句。
“肯定是已經答應了。”逢紀笑道:“要是他不肯答應,又怎么可能如此輕易讓我們派去的人回來?
和隨從說話的時候,那匹快馬越來越近。
快要到逢紀面前,馬背上的騎士把韁繩一提。
駿馬止步,騎士對逢紀說道:“啟稟逢公,周公瑾答應相見,正在南岸恭候。”
“我說什么。”逢紀很得意的對隨從說道:“周瑜要是不肯見我,派去的人也不會回來的如此順利,至少會把他給打一頓,然后再讓他回來傳話。”
隨從不失時機的拍著逢紀馬匹:“還是明公看的通透。”
逢紀向報訊的騎士問道:“你見了周瑜,他有沒有為難?”
“回稟逢公。”騎士回道:“他并沒有為難,只是召集將軍們廷議,廷議以后就把我給召去,讓我轉告逢公,他在南岸恭候。”
“既然他肯見我,我也不能讓他等的太久。”逢紀向身后的隨從們吩咐:“都快一些,今天必須趕到延津渡口。”
眾隨從哪會有任何異議,跟著逢紀一路朝著延津渡口策馬飛馳。
到了渡口,逢紀四處看了看,他發現渡口居然連一只船都沒有。
“你去的時候,是從哪里找到的渡船?”逢紀向先前求見過周瑜的騎士問道。
騎士回道:“是對岸派來的渡船,他們接我過去,隨后又把我給送了回來。”
聽他這么一說,逢紀點頭。
他已經明白,延津渡口的船只都被周瑜給征募了,或者可以說都被周瑜給沒收的。
沒有船只,袁紹來到這里,大軍只能在北岸干瞪著眼睛。
“早就聽說周公瑾是個有本事的,沒想到居然運籌帷幄到了這種境地。”逢紀微微一笑,對隨從說道:“到岸邊去喊幾聲,問問對岸有沒有船只接我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