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對周瑜說道:“逢紀求見,肯定會有他的一套說辭。我覺著聽聽他說什么,并沒有壞處。等他說完了,周將軍再給他打發走也就是了。”
“我要是見他,楚侯以后知道,豈不是說不清楚?”周瑜搖頭:“我覺著還是不要見的好。”
“楚侯那里派個人過去稟報一聲。”高順說道:“可以問一問楚侯的意思,他覺著該怎么處置逢紀。等到見了逢紀,再依著楚侯的意思處置,哪里還會被他責怪?”
高順說的還是很有道理,周瑜聽了,先是點了點頭,隨后向眾人問道:“你們覺著高將軍所說,有沒有道理?”
“高將軍是最早追隨楚侯的人,他都這么說了,我們還能有什么看法。”程普對周瑜說道:“公瑾就派個信使去見楚侯,聽聽楚侯怎么說。”
呂布擊破曹操的消息,已經在徐州傳開。
不過周瑜得到消息比較晚些。
才得到呂布擊破周瑜的消息不過兩天,周瑜說道:“楚侯雖然已經擊破曹操,可我卻覺著不太穩妥,畢竟曹操此時應該離碭山不是很遠。隨意派個信使過去很可能會耽誤大事……”
他隨后看向一旁的一位將軍。
那將軍人高馬大臉膛黢黑,坐在那里都比一般人高了半截。
“周泰,你去碭山走一趟。”周瑜對他說道:“見到楚侯,就說逢紀請求見我,我已打算讓他來見。不過要先問問楚侯,該怎樣處置逢紀。是殺還是關,請楚侯定奪。”
周泰起身應道:“我這就去。”
他跨步離開,到了門口招呼衛士為他牽馬,趕往碭山去了。
周泰離去,周瑜又向眾人問道:“諸位,袁紹領軍來到延津,我們兵少,他的兵多,該怎樣才能把他給破了?”
眾將軍彼此看著,都不知道該怎么應答才是。
還是程普對周瑜說道:“在坐諸人除了公瑾,還有誰能想到破擊袁紹的法子?公瑾問我們,還不如問問自己,究竟想怎樣擊破袁紹。”
程普這么一說,周瑜只能搖頭一笑:“法子我確實是想到了,只是不知諸位將軍認不認同。”
“還請公瑾明言。”程普示意他接著說下去。
周瑜說道:“袁紹領兵來到延津,他要渡過黃河,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渡口找尋渡船。我打算把渡口的渡船全部征用,讓他們沒船可用,再在黃河沿岸設下暗樁。即便袁紹找到了船只,也不可能靠上河岸。”
“這些只是阻截敵軍的法子,并不能擊破他們。”高順問道:“難道周將軍就沒有其他的辦法?”
“其他的辦法當然是有。”周瑜淡然一笑:“我現在說出破敵的法子,袁紹來了,要是不依照我的計策行事,豈不是也沒什么用處?”
高順點了點頭,他隨后向周瑜問道:“周將軍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等到袁紹來了,我們看了他的部署,在做決斷,那樣做出的計策才更有用。”周瑜站了起來,走到沙盤旁。
他低頭看著沙盤,對眾位將軍說道:“楚侯在彭城要求我們以后行軍要以參謀本部的法子行事,參與了一次參謀本部,我覺著楚侯的辦法確實可行。來到延津,我一直沒有召開參謀本部,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袁紹還沒有來到。即便我們做了應對,也不知道袁紹是什么打算。想要一舉破敵,我們只能等到袁紹來了,才好做出相應的策略。”
眾人對周瑜的說法很是認同,紛紛點頭稱是。
“今天的廷議就到這里。”周瑜說道:“逢紀要是來了,先把他帶過來,至于什么時候見他,等到周泰從楚侯那里回來再說。”
將軍們紛紛起身,向周瑜告了個退,離開他的帥帳。
等到將軍們都走了,周瑜還站在沙盤旁。
低頭看著沙盤,他嘴角浮起一抹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