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謀士各自獻策,武將在沙場上相互征沙,將士戰死者也已上千。
要是不拿下泰山,袁譚還真心有不甘。
更加復雜的是,泰山境內他奪取了幾處城池,而徐州軍也潛到青州,在青州境內拿下了幾座城池。
雙方要是就這樣撤兵,勢力范圍相互交錯,早晚還是會有摩擦。
坐在帥帳里,袁譚向辛評、辛毗等人問道:“父親突然傳令,要我領軍撤走,你們認為這件事我該怎么去辦才好?”
“主公下了命令,長公子當然需要遵從。”辛評說道:“只是眼下雙方各自都得到一些城池,要是現在撤兵,只怕以后會有不少麻煩。”
“你說的正是我所擔心的。”袁譚說道:“我們總得想個法子,把這里的情況變的簡單一些,然后才好撤走。”
“既然主公派人來告知長公子撤軍,龐士元那邊一定也是得到了呂布的命令。”辛毗說道:“不如長公子派個人過去,與龐士元接洽,看他怎么說。”
“說起來最近這些日子,我們可沒有討到什么好處。”袁譚說道:“雖然我們奪取了不少泰山的城池,可在青州丟失的要比在泰山得到的更多。派人過去與龐士元商議這件事,就怕他不肯答應。”
“我覺著龐士元沒有不答應的理由。”辛毗接著說道:“他們占據了青州的城池,只要我軍以后扼守泰山關口,那些城池連補給都送不過去,我還不信能支撐到什么時候。等到那時,就算龐士元想把城池送給我們,我們也不一定會接納。”
“也就是說,他們雖然占領的城池不少,其實真正占有優勢的還是我們?”袁譚追問了一句。
“那是當然。”辛毗回道:“如果長公子信得過我,我愿去見龐士元,與他分析利弊,和他呼喚城池然后雙方罷兵。”
袁譚點頭:“那你去吧,不過要記住,和龐士元說話的時候,千萬不要過于激怒他。一旦惹惱了他,我可沒法子立刻出兵前去把你救援回來。”
“長公子放心。”辛毗起身一禮,走出了袁譚的帥帳。
等到辛毗離開,袁譚向其他人吩咐:“你們也都早些做好準備,撤軍就在眼前,不要給了龐士元趁機發難的機會。”
眾人領命離開,辛評卻還留在帳篷里。
袁譚看向他:“你怎么還不會去準備?“
“回長公子。”辛評說道:“我認為龐士元也不可能在眼下向我軍發起進攻。”
“為什么?”袁譚說道:“雙方雖然已經休戰,然而趁著最后撈一把好處的可能并不是沒有。”
“要是沒有利益牽扯,長公子認為主公會輕易與呂奉先休戰?”辛評問了一句。
袁譚眉頭微微一皺,向他問道:“你這么說是什么意思?”
“我倒是也沒什么意思。”辛評說道:“只是提醒長公子,今天的休戰其實是主公打算聯合呂布討伐曹操,用不多久,長公子應該會得到主公新的命令。”
“討伐曹操?”袁紹派人送來的命令并沒有提及討伐曹操,袁譚不解的問道:“我們才與曹操聯合討伐呂布,倘若這個時候再聯合呂布討伐曹操,豈不是讓世人認為反復無常?”
“亂世征伐,為的不過利益兒子。”辛評回道:“要不是主公聯合呂布,怎么會突然送來這么一道命令?我認為主公一定是從呂布那里討到了曹操給不了的好處。”
盯著辛評看了好一會,袁譚的眉頭始終緊緊擰著。
辛評卻接著說道:“至于世人看法,難道長公子認為主公會在意?”
辛評做了這些分析,袁譚已經明白過來。
他向辛評問道:“這么說你認為佐治前去求見龐統,帶回來的應該不是什么壞消息?”
“肯定不會。”辛評回道:“龐士元這回應該也在琢磨著,該怎么開口和長公子提起撤兵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