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還不是有楚侯護著。”管事說道:“像張公給的價錢,我們這里確實是賺取不到多少利益,去掉礦山所需的損耗以及工匠們領取的工錢,每年能交給楚侯的已經不多。”
“即便你們一個銅錢也交不上去,楚侯那里也不會缺錢。”張世平回道:“只要有我在,徐州就是富庶之地,即便真的到了年成不好的時候,我也會從家中拿出錢來支助楚侯。”
“難怪楚侯對張公如此倚重。”早就知道呂布依靠著張世平賺錢,管事還是裝出完全不知情的模樣說道:“能為楚侯分憂,想不被他倚重,只怕也是很難。”
“那是當然。”張世平毫不謙遜的說道:“你我都是在為楚侯分憂,只不過你們做的還不是很夠。看著這么大一個煤礦,每年居然才出二兩煤,如此少的產量,怎么支持楚侯軍中用度?”
“張公說的是。”管事順著他回道:“只不過楚侯交代了,要我們采的慢一些,不要出產那么多……”
“為什么?”煤炭正是熱銷的好時候,呂布居然要求煤礦產的慢些,張世平不解的問了一句。
管事搖頭:“我也不知道楚侯究竟是什么意思,不過他吩咐下來了,我們也只能照著辦。”
張世平是徹底的凌亂了。
要是放在才認識呂布的時候,他一定會認為這位楚侯根本不懂經營之道。
看著這么好的一塊寶地,不讓工匠們多開采一些煤炭出來,反倒還讓產的慢些……
哪怕每天多開采幾斤煤炭,在這個煤炭論斤賣的時代,也能多賺取一些利益……
和張世平同樣對呂布交代不要開采太快感到疑惑的還有周瑜。
陪著呂布離開煤礦,周瑜說道:“煤炭緊俏的很,我聽說賣到各地價錢都翻了好幾倍,原本百姓還能買得起用來家用,如今市面上根本是難得一見。有些鐵匠為了用煤炭提煉焦油鍛造器具,甚至不惜到黑市去高價收取。”
“公瑾疑惑的,是不是我為什么要讓礦山少采一些煤炭?”呂布向周瑜問了一句。
周瑜點頭:“倘若楚侯肯讓礦山多出產一些,軍中根本不需要擔心用度。僅僅一座煤礦,就能養活楚侯手下的所有兵馬。”
“那是你按照如今的市價來算。”呂布說道:“任何東西,在緊俏的時候價錢都會不低。我讓煤礦少出產煤炭其實有兩層原因,其一是礦井之下會有瓦斯氣聚集,用明火照亮,早晚會引發礦難,把井下的工匠全都埋葬在里面。”
同樣的話,呂布說了不止一次。
聽了他的解釋,周瑜卻不是完全能夠理解。
在這個人命并不金貴的時代,死了一批工匠,再招攬一批也就是了,根本不用擔心工匠死的太多,以至于煤礦沒人勞作。
雖然不是很認同呂布的這個解釋,周瑜也沒敢說出口。
跟了呂布這么久,他早就摸透了這位楚侯的脾氣。
身居高位,卻并沒有把任何人的性命當成草芥。
即便是處于最底層的人,只要是生活在徐州,呂布也會考慮到他們的生存……
可是到了戰場,呂布殺人根本不會眨巴一下眼睛。
畫戟一出,敢于擋在他面前的,都會被他挑殺在戰場上。
對于他治下的人,呂布表現出了過多的仁義,居然會因為不想讓工匠們使用明火在井下勞作,而下令開采煤炭的進度放慢一些……
雖然周瑜什么都沒說,呂布還是看出他對此不解:“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和袁本初商議的是徐州煤炭以市價的七成給他。如今因為煤炭過少,他必須花費更多的錢財收購。倘若徐州出產的煤炭太多,價錢必定會回落,到時候袁本初出了這些錢,買回去的煤炭可就不止這么點了。”
他隨后小聲對周瑜說了一句:“公瑾早先也曾和我說過,袁本初得到煤炭,河北鍛造出的兵器也會更多。難不成我要用徐州產的煤炭,扶持他鍛造出更多的兵器,將來再與我們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