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城門,孫策帶著一隊衛士等在那里。
遠遠的,他看見一支人馬正往這邊走來。
走過來的那支人馬,看起來大約有五六百人。
望見正朝著城門這邊過來的隊伍,陪同孫策前來迎接的周泰冒出了一句:“袁顯甫還真是不小的派頭,從河北到徐州也沒有多遠,他居然帶著這么多人過來。難不成沿途的山賊知道是他,還敢半路劫道不成?”
“河北袁家自從擊破了公孫瓚,是一天比一天更自大。”孫策回道:“袁顯甫帶著這么多人來到彭城,無非是要楚侯看看袁家兵強馬壯,連他出外都能帶來如此眾多的人手。”
“雙方又不開戰,他在楚侯面前耍什么威風?”周泰撇了撇嘴:“要是真有本事,戰場上多殺一些曹操手下的將領,我還會認同他。”
“曹操手下多有人才,憑著袁顯甫……”孫策嘴角浮起一抹詭異的笑容,沒有接著說下去。
走過來的隊伍越來越近,看清最前面的正是袁尚,孫策招呼了一聲周泰,帶著衛士們迎了上去。
到了袁尚面前,孫策拱手一禮:“顯甫將軍遠道而來,楚侯本應親自前來相迎,無奈徐州事務太多實在抽不出身,令末將在此恭候,還請顯甫莫怪。”
“我當是誰,原來是江東孫伯符。”袁尚回了一禮,滿臉笑容說話卻不太中聽:“我還真有件事想要向你討教,只是不知道該不該問出口。”
“顯甫將軍遠來是客,我代楚侯相迎,當然要盡地主之誼。”孫策回道:“將軍有話只管問,不能回答的我會直言告知不便回應,只要能夠給顯甫解惑的,必定知無不言。”
“我要問的,當然是你能夠答的。”袁尚壓低聲音向孫策問道:“你當初在江東好端端的,為什么不做江東之主,反倒以整個江東投了呂奉先?我們袁家雖然與他是同盟,可我卻曾聽說過,他的名聲不是太好……”
袁尚問的這句話,讓孫策臉色變了變。
跟在孫策身后的周泰聽了,臉色一冷就要發作。
周泰還沒來及說話,孫策向他使了個眼色。
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被周泰硬生生的給咽了回去。
“顯甫將軍這么問,我也只能回一句,你對楚侯太不了解。”孫策語氣并沒有流露出不快,不卑不亢的回道:“袁家與楚侯早已約定同盟,如今顯甫到了彭城,卻當著楚侯部將說他不是,要是袁公知道,不知他會怎樣認為?”
說到這里,孫策又加了一句:“楚侯為人如何,我先不去評價。只說顯甫當著我的面說他不好,為人又能好到哪里去?”
孫策雖然說話的語氣不重,可是話卻很不中聽,袁尚的臉色頓時變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孫伯符,我敬你是江東好漢,你又為什么出言損我?”
沒等孫策回應,袁尚身后走上來一個人。
此人大約三四十歲年紀,他走出來以后陪著笑臉對孫策說道:“三公子說話向來直爽,孫將軍可不要往心里去。”
走出來的這個人,正是曾經去監牢里接出田豐的崔琰。
有人從中打圓場,自己也發覺剛才說話不妥的袁尚就沒再多說。
孫策也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樣,向袁尚和崔琰說道:“我和顯甫不過是說些家常而已,并沒什么要緊。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楚侯還在等著,還是隨我一同先去見了楚侯再說。”
和孫策說了兩句,沒有討到任何好處,袁尚臉色不是很好。
不過孫策并沒有追著那個話題說下去,他心中雖然不爽,卻也不便再討回在言語上吃的虧。
“有勞伯符。”袁尚朝孫策拱了拱手。
孫策讓到一旁:“顯甫將軍,請!”
在孫策的陪同下進了彭城,袁尚朝左右兩側張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