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彭城以前,他認為這里必定十分蕭條,街道上應該也見不到幾個人,畢竟徐州是數戰之地,彭城曾經甚至還被曹操屠戮過。
進城之后,袁尚發現他以往的認知完全錯了。
彭城不僅一片欣欣向榮,街道上往來的人們也是從容淡然,根本不像是會擔憂曹操再次殺來的模樣。
“彭城百姓是不是經歷慣了戰事,如今徐州正是隨時可能遭到曹操攻打的時候,百姓為什么還會如此淡然?”心中帶著疑惑,袁尚忍不住向孫策問了一句。
“明知不會死,為什么還要擔憂生死?”孫策回道:“曹操兩次領軍討伐徐州都是無功而返,下邳之戰以后,他甚至連徐州的地界都沒踏進來過。彭城是楚侯治所,這里的百姓生活極其安穩,又為什么擔心曹操會領兵殺來?”
“論起軍力,呂奉先應該比曹操差了不少。”袁尚說道:“憑著徐州揚州兩地兵馬,想要抗衡曹操,恐怕是沒有那么容易。我覺著要不是與我們袁家成了同盟,曹操應該早就起兵討伐徐州,也不會再有什么顧忌。”
“顯甫將軍說的倒是也有點道理。”孫策微微一笑:“只不過將軍有沒有想過,前兩回楚侯擊退曹操,正是曹家與袁家同盟的時候。除了曹操,袁家長公子那邊也是沒少向徐州使出力氣,到最后結果如何?還不是徐州絲毫無損,曹操兵敗退回。至于袁家長公子……”
說到這里,孫策笑著搖頭:“如今袁家和楚侯已經達成同盟,當初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還是不用提了。”
孫策雖然沒有說下去,袁尚卻很清楚,他說的是袁譚討伐泰山,雖然得到了兩座城池,可在青州隸屬于袁家的城池被呂布麾下將士奪取的更多,到最后居然還需要袁譚拿了很多錢財,才把城池給贖了回去。
臉色更加難看,袁尚對孫策說道:“我向來以為伯符是沙場猛將,沒想到居然也是個牙尖嘴利之徒。”
“多謝顯甫將軍夸獎。”袁尚說孫策牙尖嘴利,孫策不僅沒有惱怒,反倒還笑著謝了他一聲。
他這么一謝,還真是讓袁尚不知道該接著說什么才好。
愣了一愣,袁尚問孫策:“是不是跟了呂奉先日子久了,連伯符的性情也都變了?”
“我和顯甫將軍以往好像并不熟悉。”孫策回道:“倘若是將軍家的堂兄堂弟,我倒是熟悉的很,只不過那些人如今也沒了顯甫將軍這樣的威風。”
孫策說的當然是袁術膝下幾位公子。
當年的淮南袁術,作用數萬大軍,也曾是世上數一數二的梟雄。
只可惜他目光短淺,經不住楊弘等人的慫恿,得到傳國玉璽以后,見大漢氣數將盡僭越稱帝。
袁術是天下豪雄頭一個稱帝的,他的做法也招來了各路英雄的聲討。
那時還在曹操麾下的呂布,正是找到了這個借口,才率軍攻打袁術,最終又與打算在中原討些好處的孫策遭遇,從而奪取了淮南,又收伏了孫策。
孫策提起袁術,袁尚陡然想起,當年那塊傳國玉璽正是眼前這位曾經的江東之主獻給袁術,用來換取兵馬奪回江東。
拿出數千人馬換了塊招致殺身之禍的傳國玉璽,袁術當年那場生意做的還真是虧到了家!
打量著孫策,袁尚嘴角浮起一抹森冷的笑容:“要說我那位叔父與我們家也不是很親,他甚至還曾與父親兵戎相見。所謂堂兄堂弟,長成什么模樣我多半都是忘了。伯符提他們做什么?”
陪同袁尚來到彭城的崔琰,見他在言語中始終落在孫策的下風,刻意岔開了話題:“孫將軍可否知道,楚侯打算什么時候討伐曹操?”
崔琰把話題說到了呂布討伐曹操這件事上,孫策知道他不該隨意回應。
以袁尚的能耐,他倒是還能應付,崔琰確實當今名士,說話的語氣雖然水波不驚,可每一句話卻都暗伏殺機,一旦有哪句說的錯了,很可能會給呂布帶來不小的麻煩。
“我雖然整天在楚侯身邊,有些事情也不是十分清楚。”孫策回道:“這個問題,我覺著還是問楚侯比較妥當。”
孫策不肯回答,崔琰也就不再追問。
哪知道袁尚卻是個不長眼色的,見孫策沒直接回應,他跟著問了一句:“難不成是呂奉先怕了曹操,意圖背棄與我們袁家的盟約?”
對于袁尚的無禮和挑釁,孫策并沒有加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