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還想辯駁,崔琰卻接過了話茬,對呂布說道:“呂將軍說的字字在理,其實我和三公子來到彭城,也是想與將軍商量何時出兵討伐曹操。如今曹操實力過于雄厚,總得有人能夠節制他才成。倘若放任他如此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只怕天下間再也沒有人會是他的敵手。”
“崔公說的不錯。”呂布回道:“既然袁家有心盡快討伐曹操,我還有個不情之請……”
“呂將軍想要鎧甲,袁家也是沒有現成的。”崔琰回道:“不如將軍給河北提供一些煤炭,等到鍛造出來,再派人送給將軍,如何?”
“要是崔公這么說,我覺著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呂布笑著搖頭,對崔琰說道:“既是同盟,彼此都應該拿出一些坦誠。袁家兵馬眾多,鎧甲是常備之物,豈能沒有存貨?”
“即便我們袁家有存留的鎧甲,徐州難道沒有?”袁尚再次不知死活的插了句嘴:“呂將軍坐鎮徐州數年,府庫中應該也是有不少存留的鎧甲才是。”
“看來顯甫是真的不了解徐州發生過什么。”呂布說道當年劉玄德慫恿曹操討伐徐州,我早已把府庫中的鎧甲全都調撥了出去。如今府庫空空,確實沒有哪怕一件存貨。袁家雖與公孫瓚爭斗多年,除了少數幾次戰事處于劣勢,多半都是壓著公孫瓚在打,府庫中存留的鎧甲多半是用不上。如今我遇見了難處,向從袁家借一些鎧甲用用,顯甫還屢次出言奚落,不知究竟是什么目的?”
呂布再次把袁尚問的只是張嘴卻不知道該怎么回應,崔琰說道:“三公子并沒有奚落呂將軍的意思,只不過是問了句在常人看來合乎情理的問題罷了。”
“合乎不合乎情理,對我來說并沒有多重要。”呂布說道:“我真正在意的,是既然為我的同盟,袁公能不能借我三萬套鎧甲?”
“如此眾多的鎧甲,不說是我,就算三公子也沒有這么大的權限做出決定。”崔琰回道:“要不呂將軍容三公子與我回到彭城,向袁公問上一問……”
“崔公也不必和我繞這么大的彎子。”呂布打斷了崔琰,對他說道:“倘若真的有誠意,兩位可以即刻派人返回鄴城,把這里的情況告知袁本初。要是沒有誠意,即便兩位回到鄴城,也是不會促成此事。”
呂布戳破了崔琰拖著的打算,讓他也是感到十分尷尬。
袁尚和崔琰來到彭城,說是要質問呂布為什么不出兵討伐曹操,其實根本目的并不在這。
他們這次過來,最根本的目的,無非是想向呂布討要更多的煤炭。
就像呂布猜測的那樣,煤炭對于鍛造鋼鐵有著很大的作用。
用煤炭提煉出焦炭,然后用于鍛造鋼鐵,可以使爐溫提升許對,打造出來的鐵器也更加堅韌。
天下大亂,各地豪雄都在積極籌措兵馬和軍需,河北袁家雖然人馬眾多,在這亂世之中又怎么敢有半分懈怠?
出乎崔琰意料的,是袁尚來到彭城就和孫策在言語上發生了沖突,見到呂布,他也是想要處處占著先機。
偏偏孫策和呂布都不是好對付的,不僅沒有讓他在言語上討到好處,反倒還給他們挖了個大坑。
崔琰有種達康就在眼前,明明知道跳進去會是個陷阱,卻又不得不跳的無奈。
坐在呂布對面,崔琰臉上流露出了尷尬,還沒想到該怎么把話題繼續下去。
袁尚卻在這個時候說道:“剛才崔公已經說了,呂將軍可以先送一些煤炭去鄴城,等到我們袁家打造出了新的鎧甲,當然會給彭城送來一些。”
“我也已經說了,袁家府庫并不是沒有多余的鎧甲。”呂布打斷了袁尚:“倘若袁家果真有誠意與我結盟,在知道我遇見了困難的情況下,理應把鎧甲先送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