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呂布分屬同盟,早先他也曾送來不少煤炭。”袁紹回道:“他軍中將士的鎧甲也還是我們河北提供,倘若不馳援他,讓曹孟德占了上風,就怕以后會和我們搗亂。”
“曹孟德對主公已經恨之入骨,確實應該助呂布把他給滅了。”審配說道:“只不過我卻覺著現在還不是出兵的時候。”
“為什么?”袁紹問道:“呂布已經到了許都,我此時不出兵,難道還要等他攻破許都,把皇帝也給弄到手中,再去討伐曹操?”
“當然不是。”審配說道:“呂布率軍去了許都,他與曹操之間真正的決戰還沒開始。以兩方軍力,我覺著即便呂布擊破了曹操,剩下的兵馬也不會太多。到時主公只要找個借口,派人去見呂布,要求他把皇帝送來河北,難不成他還敢不從?”
“正南未免有些想當然了。”審配才說了他的看法,逢紀就對袁紹說道:“呂布最近幾年壯大太快,主公應該還記得,當年下邳之戰,他還被曹操壓著打。如今他卻反了過來,進軍許都甚至逼迫曹操不得已把所有兵馬調集到許都打算決戰。如此看來,呂布才是主公真正的心腹大患。我認為等他破了許都,得到皇帝之后,主公向他討要,他絕對會以各種理由推脫。”
“元圖的意思是,呂布會不顧與我反目,也要把皇帝留在手中?”袁紹眉頭微微皺了皺,語氣不是太好的向逢紀問了一句。
逢紀回道:“難道主公認為他不會?”
袁紹沉默。
過了良久,他才向逢紀和審配問道:“依著你倆看,我該怎么辦?是攻打徐州,還是與呂布一道擊破許都,從他手中把皇帝搶來?”
“主公如今和呂布還是同盟,而且呂布答應送來的煤炭尚且沒有全到。”逢紀說道:“煤炭對于鍛煉鋼鐵來說至關重要,我覺著攻打徐州并不可行。”
“既然攻打徐州不可行,那就出兵許都。”袁紹說道:“總不能眼看著呂布把皇帝弄到手中。”
“呂布和曹操正在交戰,決戰還沒開始,主公為什么這樣焦躁?”逢紀說道:“我認為至少應該等他們先打,看看哪方占了上風,再做出最后的決斷。倘若曹操占了上風,主公出兵與呂布一道攻打許都。既把許都奪了,也讓呂布消耗不少。兩軍一同進入許都,難道他還敢和主公搶皇帝不成?倘若呂布占了上風,主公更應出兵前往。進了許都城內,先把皇帝給奪到手,至于呂布那邊如何打算,只管看他會怎樣做也就是了。”
“不管怎么說,我都是要出兵攻打曹操?”袁紹嘆了一聲,對倆人說道:“我和曹操當年酸棗會盟,都曾為大漢鞠躬盡瘁,沒想到,如今卻是要在沙場上兵戎相見。”
“天下亂世已經形成,豪雄各自為戰,都在為自己謀求好處。”逢紀說道:“也就只有主公對大漢還有忠貞,只可惜,大漢皇室卻在曹操手中。”
“當年主公沒有把皇帝帶到河北,讓曹操得了先機。”審配也說道:“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皇帝先弄到手。”
審配和逢紀雖然都是站在三公子袁尚那邊,倆人彼此卻是有著不小的矛盾。
以往袁紹向他們問計,倆人都會提出相左的意見,這次除了逢紀反對在呂布攻破許都以后向他討要大漢皇帝之外,其他的倒是破天荒的一致,讓袁紹也感到很是意外。
兩個向來不怎么對付的人,看待一件事情有著一致的見解,袁紹也覺著他們的意見確實可以采納。
袁紹站了起來,對倆人說道:“正南和元圖的謀劃,確實是眼下最適宜的。我這就下令,讓顏良、文丑率領大軍先向許都推進。等到呂布快把許都擊破,再與他一道進入許都城,從而奪取皇帝!”
袁紹做出了決斷,審配和逢紀齊聲贊道:“主公英明,只要得了當今皇帝,日后必可成就大業。”
當年董卓入京,要廢黜少帝扶持劉協登基,袁紹曾與他拔劍相向。
后來,漢少帝劉辯被董卓謀害,劉協登基為帝,袁紹對這位由董卓扶持起來的皇帝并沒有任何好感,也是不肯承認他的帝位,甚至還曾一度想要扶持劉虞稱帝。
袁紹與公孫瓚徹底交惡,也是因為公孫瓚殺了劉虞,才給了他進攻的借口。
自從劉辯死后,袁紹對漢室的忠誠也在與日下降。
當初袁術曾表明心愿,愿意把傳國玉璽送給袁紹,連同皇帝的稱號也送給他。
那個時候,袁紹甚至有些心動,要不是手下的謀士極力勸阻,他差點就出兵援救袁術,成了袁術之后第二個稱帝的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