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得了劉協,勢力每日強大,袁紹也看出了擁有劉協的好處。
當年不屑一顧的皇帝,如今對袁紹來說卻是個搶手的寶貝。
呂布要是敢與他搶奪皇帝,他一定會讓呂布好看!
袁紹做出決斷之后,當即下達命令,令顏良、文丑領軍十萬,朝著許都方向進發。
徐州軍向許都推進,到了距許都不過百里開外,徐庶回到了呂布的軍中。
帥帳中,只有呂布和徐庶倆人。
坐在帳內,徐庶把他探查到的情況一一向呂布稟明,最后又說了一句:“返回軍中的路上,我得到消息,袁紹令顏良、文丑率領大軍十萬,正往許都方向逼近。因為此事不是太要緊,我也就沒有先說。”
“在元直看來,袁紹出兵不是太要緊?”呂布向徐庶問了一句。
“當然不太要緊。”徐庶回道:“袁紹發兵,并不是為了相助楚侯奪取許都,他只是在等著楚侯和曹操戰到最后,再令大軍參與到戰場,等到破了許都,從楚侯手中搶走當今陛下罷了。”
“袁紹以往并不看重當今陛下,他甚至還想扶持劉虞稱帝。”呂布問道:“如今他卻為了陛下出兵許都,難道是他轉了性情?”
“并不是袁紹轉了性情。”徐庶說道:“袁紹所以這么做,無非是看到了陛下在手中的好處。曹操要不是當年迎了陛下到許都,他又怎么可能在短短數年壯大至此?”
呂布點頭,隨后向徐庶問道:“要是真的這樣,我該怎么辦才好?即便擊破曹操,我軍損耗也會不小,對付袁紹,怕是還沒有足夠的實力。”
“好辦。”徐庶說道:“一旦破了許都,楚侯先令人把陛下送回彭城。陛下到了彭城,即刻傳旨犒賞袁紹。封他個三公或者上將軍,有了這些好處,就算袁紹心里有一萬個不爽,也只能認了。”
“惹袁紹不爽,他應該會找尋借口向徐州出兵。”呂布問道:“為了把陛下留在手中,得罪了袁紹,究竟劃算還是不劃算?”
“楚侯得了陛下,就是大漢正統。”徐庶說道:“袁紹要是得了陛下,原本就強悍到天下無敵的袁家,必定會是如日中天。楚侯有過下邳一戰的慘痛經歷,應該不希望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還是元直看的明白。”呂布贊同的說道:“照著元直這么一說,即便與袁紹反目,我也應該要把陛下牢牢的握在手中。”
“那是當然。”徐庶應了。
他隨后向呂布問道:“敢問楚侯,早先我請周公瑾帶給楚侯的話,不知他說了沒有?”
“元直是說斥候交給你來掌管?”呂布問道。
“正是。”徐庶回道:“楚侯麾下將士能征善戰,確實是沙場上的翹楚。可這次出征,我卻發現斥候多半懈怠,帶回的消息也是大半不夠詳實。倘若任由斥候如此散漫,早晚會在訊息上吃了大虧……”
“其實元直要的并不僅僅只是斥候。”呂布打斷了他,壓低聲音問道:“元直要的,其實是間諜機構,是也不是?”
“間諜機構?”從沒聽說過這個名詞,徐庶愣了一下,向呂布問道:“敢問楚侯,所謂間諜機構是什么?”
“就是元直預想的那樣,專門從事打探消息,甚至還可以執行暗殺的兵士。”呂布嘴角微微牽起,向徐庶問道:“元直是不是想說,我需要有一支能夠隨時探查整個天下訊息的力量。那樣才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楚侯英明,我想籌建的正是這樣的一支人馬。”徐庶回道:“當年我游歷各地,年少時也曾習練劍術,籌建這樣一支人馬,并不是什么難事。”
“元直有這樣的能耐,我當然相信。”呂布說道:“不過成立這樣一支人馬,他們可是一柄雙刃劍。用的好了,斬敵破陣。倘若沒有用好,給自己帶來的麻煩,遠遠要比解決的問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