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是世之英雄,曹操近幾年南征北戰,幾乎沒有嘗試過敗績。”為了保住性命,劉協哪敢說他巴望著呂布能交出兵權和政務,趕忙回道:“無論兵權還是政務,一旦交給朕,必定會弄的亂七八糟。為了大漢百姓著想,也為了三軍將士著想,還得勞煩楚王為朕分憂。至于什么時候交出這些,還是等到楚王平定了天下豪雄再說。”
“陛下還真是個明白人。”呂布微微一笑,說話也不是那么客氣:“袁紹大軍明天一早會到城外,還請陛下與我一同上城應對。陛下也知道,相比于曹操,袁紹的軍力更加強悍。憑著區區徐州、揚州還有如今才占了的豫州,我們根本不是他們的敵手。”
“這么多年,朕一直不是太明白。”劉協對呂布說道:“天下大亂,各地百姓死傷無數,有些地方甚至一人不存。河北也是連年戰事不斷,他們是怎么做到人口不減,足以聚起數十萬大軍的?”
“中原戰亂,很多百姓遷移到了河北。”呂布說道:“再加上匈奴、烏桓等異族進入河北,與當地百姓相互通婚,人口也是越來越多。陛下既然知道河北人口眾多,也該明白,倘若我和袁本初反目,他把陛下奪取的機會可能更大一些。”
“先前楚王攻城,河北兵馬好像并沒有一同出擊。”已經聽說袁紹派來的大軍就在許都城外,明天一早能夠到達城下,劉協向呂布問道:“攻城的時候他們既然不肯出擊,為什么又偏偏要跟著楚王來到這里?”
“他們為什么來到許都,難道陛下還不明白?”呂布女兵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過來向劉協問了一句。
劉協錯愕:“難不成袁紹是為了朕而來?”
“那是當然。”呂布說道:“當年少帝被董卓謀害,袁紹并不承認陛下是大漢皇帝。他甚至還想扶持劉虞另立朝廷,被劉虞回絕。我還聽說曾有人給他獻計,要他迎接陛下去鄴城,也被他給拒絕了。如今他派兵來到這里,無非是曹操這么多年利用陛下順手,讓他看到了陛下的用處,所以才會試圖前來掠走。明天陛下與我一同登上城墻,倘若想跟著河北兵馬返回鄴城,我自會送陛下出城。要是陛下不肯跟著他們回去,他們還想用強,也就不能怪我與河北反目了。”
“剛才楚王可是說過,以徐州等地軍力,根本抗衡不了河北。”劉協問道:“倘若袁紹出兵討伐楚侯,那又該怎么辦?”
“他會不會出兵,還看陛下的態度。”呂布說道:“陛下要是不肯與他們回去,我死守城池不讓他們有機可趁。即便真的廝殺了一場,河北兵馬退回去以后,袁本初也是找不到理由出兵討伐我。畢竟陛下公開宣稱,不愿去河北,他要是強搶,可就是給世人樓下了個叛臣逆子的罪名。要是陛下愿意跟著他們返回河北,而我卻不肯放手,袁本初則完全會有攻打我的理由。”
呂布說這些的時候,特意提出袁紹當年試圖立劉虞為帝的事。
他還著重提到袁紹當年不肯承認劉協的皇帝身份。
呂布分析了將會出現的兩種可能,劉協回道:“那還用問,朕當然追隨楚王前往彭城。”
“只要陛下的態度果決,這個世上可就沒什么能阻礙我保護陛下的忠心。”呂布拱手對劉協說道:“陛下愿意隨我去彭城,到了那里,必定會拾回九五之尊的威儀。”
“有楚王在,朕當然沒有什么不放心的。”呂布表了態,劉協當即應了。
其實劉協內心也很困惑。
從呂布的各種表現來看,跟著他去了彭城,以后日子也不會特別好過。
可袁紹當年試圖立流域為帝,而且還公開宣稱不承認他皇帝的身份。
對他這個頂替皇兄做了大漢皇帝的人,袁紹是從來都沒有給過尊崇。
跟著袁軍前往鄴城,袁紹肯定會立刻把他軟禁起來。利用他漢家皇帝的身份,以朝廷的名義脅迫整個天下。
曹操雖然這幾年對他百般刁難,卻也從來沒有立別人為帝的念頭,所以他在許都才活到了如今。
袁紹可是不同,從來都沒認同過他,帶回鄴城以后,袁紹甚至可以從別處找尋一個和他很像或者是雖然不像卻有皇家血脈的人取代他皇帝的位置。
顛沛流離那么多年,劉協早就練出了看穿跟在誰身邊比較安穩的能耐。
當年的袁紹,對朝廷忠心耿耿,在董卓扶持他取代劉辯登上帝位,河北就宣稱不再受朝廷約束。
后來曹操也曾請劉協給袁紹發出了幾道文書,給袁紹一些賞賜,一次來穩住強大的河北。
可這些做法根本沒有起到太多的作用,袁紹認定董卓是亂臣賊子,被董卓扶持起來的皇帝當然也不是什么好鳥。
呂布在城內與劉協商議去彭城還是去鄴城,顏良、文丑得到許都被擊破的消息,先是愣了一下,隨后趕緊下令讓將士們拔營前往修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