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親自督促,在糧倉中囤積了充足的糧食。
此前林豐在咸陽發生的事,李東山也有所了解。朝中以駙馬魯逸為首的老貴族、大家族,安排了人彈劾林豐,最終魯逸被處置,唐家、齊家被處置,一應彈劾的官員更是被抄家流放。
可見林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他必須要跟緊林豐,這是他未來進入朝廷中樞的機會。
林豐看向王越,說道:“兄長,待我凱旋歸來時,再和兄長敘舊。”
王越道:“大都督早去早回。”
林豐又看向馬來福,提點道:“馬來福,你擔任姑臧縣的縣令,好好做事。不論是新的田賦,還是商業,乃至于農耕,都要發展,要齊頭并進。”
馬來福道:“定不負大都督厚望。”
林豐說了一圈,就不再多言,靜靜的等待。時間不長,蒙鰲率領大軍來了。
兩路大軍匯合,啟程繼續西進。
這一路行進,已經抵近三月,雖說春寒料峭,可相比于寒冬時節的行軍,好了太多太多。
傍晚時分,軍隊扎營。
隨行的伙夫,開始埋鍋造飯,準備晚上的吃食。
林豐掌軍,白天趕路時,尤其是中午,大軍是不停下來單獨準備飯菜的,直接吃干糧,以便于節省時間。晚上大軍停下休整,才有伙夫埋鍋造飯準備熟食、肉湯等,保證將士有充足的體能。
軍隊埋鍋造飯時,中軍大帳內。
林豐、蒙鰲、荀鵬、張循、桓肅之、崔元屠六個人聚在一起。
林豐拿出來一幅大地圖,掛在了面前。
這地圖,是林豐借助張循描繪的地理圖,重新讓人制成的大地圖。畢竟圖小了不好看,也不便于討論。如今制作成大地圖,懸掛在中軍大帳,才能仔細分辨。
林豐直接介紹了張循的情況,眾人一聽,盡皆肅然。張循在高昌國呆了幾年,熟悉高昌國的情況,是高昌通,對一眾人來說,是極有幫助的。
張循尤其了解高昌國的地形地貌,了解主要的關隘道路,這更是關鍵。
“張先生,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情況。”
林豐目光掃過眾人,說道:“如今我們還在威武郡境內。從威武郡離開,一路北上,要途經張掖、酒泉,最后到邊境的敦煌郡,才能抵達涼州邊境和高昌國作戰。這高昌國邊境的情況,我們不熟悉,你來闡述。”
張循站起身,躬身向林豐揖了一禮,又朝眾人微微頷首。他徑直走到地圖旁,道:“從威武郡一路北上的各地,大都督已經闡述,我就不再多言。”
“到了涼州邊境的敦煌縣,要前往高昌國,得走玉門關出關,進入西域高昌國的東方邊境。出關后,要往玉門關的西北方走,才能抵達高昌國東面的伊吾城。”
“伊吾是高昌國東面的大城,人口頗多,也更是堅固。”
“如果高昌國大軍龜縮在縣城,要直接攻打,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當然,這暫時不得而知。”
張循的手,擱在了地圖上。
他比劃著行進的路線,繼續道:“剛才我就說了,從玉門關去伊吾城,正常情況都走西北方的這一條路,是商隊、百姓來往的道路,沿途有沙漠,卻有更多的綠洲在,也有穩定的水源補給。”
“除了這一條路外,還有一條路。”
“諸位請看玉門關外高昌國東南方的地圖,這是一片荒漠地段。我在這里,單獨標了一條路。走這條路不是沿著地圖北上去伊吾城,是直接繼續往西,進入荒漠區域。”
“走了約莫四十里路的距離,轉道北上橫穿山脈。這一處山脈,當地人稱為庫魯克塔格山脈。最危險的地方,在于山脈當中到處是荒漠,水源很少。”
“這條路沒有名字,也人煙稀少。因為附近都是荒漠,且走這一條路稍不注意就遇到沙塵天氣,一旦是水源耗盡,那就容易死亡。”
“當然,也有一定的好處。”
“穿過庫魯克塔格山,一路北上有一條道路,是直接穿插進入伊吾城。這一條路,消耗的時間比較長,大致需要十三天左右,才能橫穿進入伊吾城區域。”
“如果要走這一條路,我親自帶隊。因為我熟悉,才能橫穿,確保一切順利。”
“有風險,機遇卻有。”
張循大致介紹了一番。
這是他昔年在高昌國了解到的。
蒙鰲、荀鵬聽著張循的話,也是眼中放光,這就是張循的價值。
有張循闡明地理情況,有利于他們制定計劃。如果對高昌國的地形地貌兩眼一抹黑,在高昌國行軍打仗就是睜眼瞎,容易被算計。
喜歡史上最狂姑爺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史上最狂姑爺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