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一點,張海趕緊上床休息一會兒,養精蓄銳,待會兒還要起來干活呢!
就在張海睡覺的時候
村民們已經在山里忙活開了,大家幾乎全家老少齊上陣,山里每一個潮濕的地方都被大家光顧掃蕩,好在地木耳真的很多,最終大家的收獲都非常大,最少的一家有四五十斤。
大家回到村里,趁著天氣好,趕緊將地木耳晾曬在院子里,于是乎上河村仿佛成了地木耳加工廠,整個村子都彌漫著地木耳的氣味,也彌漫著村民們的幸福的笑臉。
午睡起來,時間已經到下午三點
張海趕緊打開電腦,查看自己的網店后臺,看看今天接了幾個單子。
還不錯,又接到了八個單子,營業額達到了五百多快,除去成本利潤能有一兩百塊。
特別是昨天才上架的一斤多木耳一斤被人搶走,張海一看還是自己的老顧客,甚至對方還給自己留言,想要長期大量收購野生黑木耳。
“這家伙好像是一家連鎖餐飲集團的采購經理。”張海最終喃喃自語,以前對方好像介紹過。
想到這里,張海眼睛一亮,村里好多山貨不真好沒人開發嗎,比如竹林里的春筍,還有荒山上的蕨菜,山里多了去了,很少有人大量的銷售。
因為當地產量太大,根本就消化不了,每年到了上市的季節,這些山貨價格都低的令人震驚。
比如春筍這么美味的東西,在大城市少說也要四五塊一斤,但在當地最多只能賣一兩塊,要是大量收購,估計一斤一塊大家都愿意賣。
還有蕨菜也是一樣,要是有人愿意大量收購,估計一塊一斤,甚至七八毛一斤都有人愿意上山采來賣。
可惜這些好東西都沒有銷路,每年都浪費掉了,沒能為鄉親們帶來多少收入。
好在張海和對方加了好友。
找到他的ID吃貨大師,一看就知道這家伙應該也是個吃貨。
“吃貨大師你那邊出了收木耳,還收其他東西嗎?”
張海運氣不錯,對方剛好在線,立馬就回復:“收啊,木耳蘑菇,筍干……等等都收?”
看到吃貨大師的恢復,張海頓時大喜過望:“吃貨大師,我這里有新鮮的春筍、野生蕨菜,還有地木耳你們收嗎?”
“都收,但價格不是很高,你是在青山吧,那邊的春筍初步加工后,價格是四塊錢一斤,筍干十塊錢一斤,有多少要多少。至于蕨菜新鮮的一斤兩塊,曬干的一斤五塊,地木耳和木耳一樣,只要品質沒問題,全都是兩百塊一斤,大量收購。”
看到吃貨大師的回復,張海覺得春筍、筍干、蕨菜干還有地木耳都比較有賺頭,特別是新鮮的春筍,這東西壓秤,一根竹筍就能有好幾斤呢。
隨后兩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終于初步確定了交易,
“耶!”
關掉對話窗口,張海興奮的揮舞著拳頭,自己的事業終于要開始起航了,雖然目前自己還只是個小小的二道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