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如今,她也只能默默祈禱,嬌嬌可以對徹兒仁慈些。
以嬌嬌的本事,若能與徹兒夫妻相知,大漢興盛不遠矣。
“徹兒,千萬不要在背后算計嬌嬌。”
“謹記。”
一旦徹兒心中失衡,不知死活的去算計嬌嬌,到時候才是真正的一發不可收拾。
劉徹心中一凜,頗有些不安的看了竇太后一眼。
算計陳阿嬌
他的確是有這個想法,但是沒這個本事,也沒這個膽量。
“孫兒知曉了。”劉徹孝順恭敬的應道。
他比任何人都更想強大起來,想成為真真正正手握實權的君王。
為了將大漢打造成他理想中的帝國,也為了有朝一日可以居高臨下俯視阿嬌,讓阿嬌匍匐于他腳下。
羽翼未豐前,他可以忍。
忍皇祖母的偏心,忍長公主的跋扈,忍嬌嬌的漠視。
就算嬌嬌再不樂意,此生都只能是他的妻子。
“徹兒,今日來此可是有什么事情”竇太后瞇著眼睛,明知故問道。
如今,陛下病重,她和館陶坐鎮后方,太子在朝中協助皇上處理政務,忙的腳不沾地。
能讓劉徹如此上心,撇開他物的,也就只有劉明和雁門郡太守攜手退敵之事了。
“祖母可知雁門郡一事”劉徹試探著開口。
劉徹心知,竇太后必定是清楚的。
他來此,只是想知道竇太后對于此事的態度,這關系到他在朝堂上的運作。
不過,想來竇太后心中應該是不贊同的,否則也不會勃然大怒的宣陳阿嬌入宮訓斥。
他并沒有錯過阿嬌額頭上的血痕,地上的碎片。
顯然,竇太后與陳阿嬌的交談,不歡而散。
只要竇太后繼續秉持休養生息的理念,那他就有把握讓竇太后站在他這邊。
“如果徹兒說的是小明與馮敬聯手退敵,那哀家是知曉的。”
竇太后柔和帶著笑意的聲音,讓劉徹心中一沉,暗道不好。
前段時間,匈奴進犯雁門郡,他主戰,也曾來求見竇太后,想要竇太后助他一臂之力。
但,竇太后不假言辭的拒絕了他,順帶還訓斥了幾句。
若不是有這件事情在前,他也不敢來探竇太后的口風。
只是沒想到,竇太后的態度竟然悄無聲息間軟化了。
難不成陳阿嬌額頭的傷是假的
“祖母,自戰報入京,朝堂爭論不休,各執一詞,父皇憂心忡忡,孫兒也不知該如何平息朝堂紛爭,特來請教祖母。”
劉徹壓下心中的念頭,看似不偏不倚的開口。
竇太后的手一僵,她并非不懂政務的尋常婦人,哪怕劉徹將情緒隱藏的再自然,都瞞不過她的感知。
劉徹如她一般,對阿嬌起了忌憚之心。
只是不知道,劉徹想將事情做到何種地步。
“徹兒,在你心中,阿嬌如何”竇太后沒有為劉徹解疑答惑,而是話鋒一轉,轉向了陳阿嬌。
劉徹也是聰慧果斷,假以時日必定也是一位文治武功的帝王。
只是,阿嬌在,兩人相爭,劉徹必敗無疑。
徹兒與阿嬌,注定了一世夫妻,何必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再說了阿嬌也已立誓,絕不登基為帝。
“嬌嬌自是極好的。”
“嬌嬌錦心繡口,能謀善斷,穎悟絕倫,乃世間罕有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