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秦始皇的一生,都太過復雜沉重。
三歲為質,面對的是趙國的欺辱打罵。
父親偷偷回秦,留他與母親趙姬于趙國。
十歲被接回秦國,十三歲登基,開始了近十年的傀儡生活。
二十二歲親政,除呂不韋誅嫪毐,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而他的母親,這個自幼陪伴他的人,亦給了他最深的傷害。
他寄予厚望的長子,也在他死后被矯詔一封丟了性命。
一代偉人,無愧于民族,無愧于國家,可終究還是一生有莫大的遺憾。
千古一帝有莫大的魄力,但一生充滿了不安,惶恐,和背叛。
笙歌簡單的把千古一帝的劇情故事講給直播間的玻璃碴子們。
唉,總不能她一人唏噓不已,悶悶不樂吧。
也不知為何,越是了解始皇帝的一生,她就越是心疼。
呼
她是不是飄了,竟然都敢心疼始皇帝了。
劇情節點正好是在秦始皇泰山封禪,偶遇風雨,一身狼狽,得儒生譏諷之時。
如今的秦始皇已年余四十。
以古人的壽命長短推算,嬴政這頭雄獅已經逐漸顯露了暮氣。
不同于當年發兵統一六國時的精力旺盛,信心百倍。
笙歌想到方才,她剛剛穿越過來時,那些人竊竊私語交頭接耳滿臉嘲諷的模樣。
那種場景,哪怕只是尋常人恐怕都很難不動怒的吧。
向來自信到近乎自負的秦始皇,偏偏在對齊魯文化時小心翼翼。
就是這份小心翼翼,便會使得旁人放肆。
劇情中,因著這場暴風雨,后世沒少批駁秦始皇。
司馬遷更是記載道“此其所謂無其德而用事者焉。”
封禪遇雨,被后世視為失德,不被老天承認。
也是可笑啊。
古人篤信天意
陳勝吳廣起義,能以魚腹藏書“大楚興,陳勝王。”能在皇廟模仿狐貍叫聲,蠱惑民心。
迷信的確不值得提倡,可馬克思主義哲學爺告訴我們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入鄉隨俗。
既然處處都以失德,天譴,來反對批判秦始皇,那她何不利用這一點呢。
若論這些呼風喚雨的小法術,實在是不值一提。
只是,這泰山的確不凡,與天界的北斗星,帝星有莫大的干系。
據記載,伏羲,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這些遠古太古的圣者都曾在泰山封禪祭祀。
否則,秦始皇也不會急于靠著泰山封禪證明他是天下的主人。
她若出手,必然會驚動那些早已位列仙隱世多時的人。
在泰山,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四時五行,皆按天時地理,旁人不得隨意干涉修改。
因著泰山牽涉到太多早已成名的人,所以一般人也不愿觸霉頭。
可秦始皇不是一般人啊。
他是千古一帝。
她也不是一般人啊,她臉皮特別厚。
所以,慫啥。
千古一帝的魄力和威風,她絕對不能丟了。
雨夜,就該安心睡個好覺,讓那些看她笑話暗暗嘲諷她的儒生以及六國的舊貴族再好好開心一晚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