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因果清楚論證嚴謹,扈紅練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趙寧不置可否,“你麾下有多少人?”
“共計一萬一千三百六十八人!”張京很迅速的就報出了準確數字,“如果加上這回跟著張某行動的流民,那還得再加兩千多!”
這個數字遠超扈紅練預計,她不禁脫口而出:“怎么會這么多?”
張京抬頭偷看了一眼趙寧,見后者面容隨和,并沒有怒意,好像還挺好相處的,膽子稍微大了些,嘆了口氣攤開雙手,不無憂愁的道:
“張某在白溝河多少有點劫富濟貧的名氣,這些流民聞名來投,張某怎么能拒絕?官府不管他們,張某要是也不管,那他們豈不是都要餓死荒野?
“其實張某也時常愁得發慌,不知道該怎么辦才是個長久之計。張某現在每天睡醒,都會在枕邊發現許多落發,估計過不了多久,張某就得禿頂了。公子可能不知,張某才三十多歲,哪曾想過會這么早脫發......”
趙寧聞言不由得失笑。
張京的“長久之計”他其實是知道的:攻掠州縣行造反之舉。
現在看來,張京造反多少有些被逼無奈的意味。
按照眼下形勢推斷,今年冬天還會有很多其它地方的流民來投他,他現在搶的那些糧食屆時完全就不夠用,他又不愿控制隊伍規模,那除了向有更多糧食的縣邑、州城動手,還能怎么辦?
時至今日,嘯聚山林的盜匪越來越多,但凡是個商道,有深山老林的地方,基本都有山賊盤踞。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走投無路的流民。不上山下河,流民還能怎么辦?
若非有流民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天下哪來那么多山賊盜匪?
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人,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都不會放著好好的地不種,不安居樂業娶妻生子,而去做刀口舔血朝不保夕,還被世人唾棄的山賊。
前世也就是國戰爆發得早,要是再拖個幾十年,天下估計會出現很多行造反之舉的人。當綠林豪杰們,靠收取商隊的買路錢無法過日子后,就只能大舉下山劫掠鄉里、州縣。
“你麾下聚集了這么多人,就不怕官府清剿?白溝河連著汴梁,此地距離汴梁城也不是太遠,那里的官軍可是不少,你麾下這點戰力,怕是不夠對方塞牙縫。”趙寧摸著下巴道。
聽趙寧問起這個,張京立即來了興致,精神頗為亢奮的道:
“其實張某老早就想過這個問題,彼時張某的想法是,等哪一天在白溝河過不下去了,就去別的更加偏僻險峻的地方。不瞞公子說,張某已經選好了方向,那就是大野澤!
“彼處湖泊寬曠、河網密布,地形不錯,而且還背靠一座山巒——梁山。
“張某若能占據梁山,立個山寨,經營大野澤,就有了依山傍水的基業之地。屆時再大規模召集流民,厲兵秣馬,攻下附近的那些大戶莊園,穩固自身的勢力范圍,就能把水泊梁山的根基打牢。
“若得如此,就算官兵來犯,張某也有一戰之力!”
越說到后面,張京聲音就越大,臉色也更加紅潤,整個人都激動起來,那種神采就像是在勾勒自己的夢想,很有感染力。
扈紅練已經張圓了小嘴,她沒想到這個小小的河匪,竟然還有這樣的藍圖大計。
“大野澤,梁山,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趙寧微微頷首。從軍事兵法的角度上說,張京“水泊梁山”的構想,的確有成功的可能性。
前世,張京攻打州城失敗,被官兵一頓圍剿,損失慘重,隨即確實帶著小股殘兵逃到了梁山。在那里,他還結識了一個趙寧相對更加熟悉的豪杰,并廣納流民,“水泊梁山”的大旗也的確被豎立起來。
不過那會兒他們并沒有過于發展壯大,因為國戰很快就爆發了。
再往后,皇帝在汴梁號召四方勤王,張京跟他在梁山的結義兄弟,就帶著一群好漢下山加入了王師的隊伍,共同抗擊北胡大軍。
喜歡第一氏族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第一氏族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