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鳴謙等著孔弘才小心翼翼的收起《愛蓮說》后,便站到了書桌前。
陶德文教授已經幫他研墨了,旁邊還有青年團的攝影師在記錄。
秦鳴謙拿起筆繼續用行書把魯迅先生這首《自嘲》寫了上去。
“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秦鳴謙寫完放下筆,眾人又是紛紛鼓掌,以及一堆彩虹屁。
“小秦同學這幾篇作品,都是能流芳后世的佳作啊!我覺得《少年華國說》,《愛蓮說》以及現在的這首《自嘲》的質量,完全夠的上教材了。”
潘校長帶頭說到。
汪教授:“是啊,當大學教材都夠了!”
“那等下午我們可以直接開會研究討論下,無論怎樣,先當我們京大內部教材,我覺得是完全可行的。到時候我們也可以向教育部那邊進行提議。”
孔弘才建議到,反正秦鳴謙成就越高,他面上越有光。
“沒錯。”
“當然可行!”
眾人表示認可后,又是一陣對秦鳴謙夸贊與道喜。
青年團的一眾人直接看傻了,居然有種見證歷史的感覺。
想想,一篇注定上語文書的詩詞就在他們采訪過程中被寫了出來,這件事,以后必定是他們可以在每次陌生人飯局上吹牛說出來的談資。
而且眼前的秦鳴謙,才大學剛剛畢業,居然就有三篇文章詩詞要上語文教材了。
想到這些,青年團的一眾人看秦鳴謙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有些人不經心想只要秦鳴謙不犯什么原則性的錯誤,哪怕從今以后封筆,什么事都不做,憑這三篇文章,就能在華國文壇有一席之地了。
李記者一臉佩服的看著秦鳴謙說。
“秦同學,我真的都沒形容詞夸你了,說才華橫溢都感覺到單薄了。”
“李記者謬贊了。”
“是真心話,我還是第一次在夸人這件事上詞窮呢。不說這個了,我們還有采訪任務呢,時間也不早了,我們繼續下個問題?”
“好,沒問題。”
“剛剛談了你相對華國少年說的話,現在可以談談你對少年華國的期盼嗎?”李記者問出了采訪的第五個問題。
“這次我簡單概括一下吧,那就是: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短短十五個字,鏗鏘有力,言簡意賅。
“好!”
“好!”
“好!”
伴隨著一聲聲叫好的是一陣陣掌聲。
大家都沒有吝嗇自己的掌聲,恨不得把手拍紅。
看著眾人的表現,秦鳴謙心中不由想到:“新時代最偉大的人說的話就是這么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