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我們臨安的大才子啊。”
“......”
贊嘆的同時,有人也忍不住感慨秦鳴謙的本事。
短短一頓飯的功夫,都和他們老大稱兄道弟了,他們哪里知道,這是他們眼里一向不茍言笑的老大主動套的近乎。
“鳴謙,我之前在網上看你送給你們校領導的《愛蓮說》字寫的不是很好嗎,我讓服務員給你送紙筆來?”
說話的是郭慧云,田永言改口叫秦鳴謙老弟,她當然不能托大像之前那樣叫他小謙了。
秦鳴謙點頭答應。
“服務員,搬個書桌過來,還有紙筆,紙要大幅的。”
“我去幫忙搬。”
張長風很會主動把握住機會表現自己。
過了一會兒,張長風就和服務員一起把書桌搬了進來,后面還跟了個捧著文房四寶的杭雪。
待書桌放好后,秦鳴謙就被請了過去,張長風又立馬攬起了研墨的活。
這種情況下眾人酒都醒了大半,齊齊圍在秦鳴謙一米多遠的周圍,紛紛屏聲靜氣的看著他寫字。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秦鳴謙之所以把這首詩寫給田永言而不送給張長風本人,是出于各種考量的結果。
一是如果當場送給張長風,秦鳴謙等于是直接害了他,搶了那么多領導的風頭,以后他能有好日子嗎?
私下里送他,首先是秦鳴謙不能當眾裝X,這對他來說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其次,對于張長風來說,除了成為他日后吹噓的資本外,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送給田永言的話,秦鳴謙之前和他交代過,是因為張長風的名字才想到這首詩,到時候,田永言承秦鳴謙情的同時,肯定還會記住張長風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這之后不久,田永言因為各方面原因直接往上升了半級,去到了京城。
于是他把部分功勞歸結于秦鳴謙以及這首詩上,更是把秦鳴謙當成了他的貴人。
另外他覺得張長風的名字兆頭不錯,而且其辦事能力不錯,所以一直把他帶在了身邊培養。
這是后事,暫且不提,回到秦鳴謙寫完《行路難》的現場。
“......直掛云帆濟滄海!好啊!好詩!好寓意!”
秦鳴謙寫字的時候,他就在一句一句的讀,看到最后,忍不住大聲鼓掌喝彩。
其他人也跟著使出吃奶的力鼓掌,不提《行路難》本身會讓人忍不住為之驚艷喝彩。
他們的老大都這樣了,就算秦鳴謙寫的是爛俗的打油詩,眾人也會表現出濃濃的贊賞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