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周明大軍兵臨陜縣城下。
此時,負責把守陜縣的桓溫一驚知曉周明到來的消息。
桓溫對此沒有半點慌張,也沒有不知天高地厚的興奮,有的只是平靜淡然的從容。
在手下那些頭目緊張兮兮的過來找他的時候,無論他們說得如何急切,他臉上淡淡的微笑從來沒有消失過。他這樣適意平和的表情,往往讓人看得安心。
“這位大人都這樣了,想來也是胸有成竹,既然如此……我們何必擔心,總會有辦法的。”他們如是想道。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他們都很服從桓溫的調度。
周明一共有四千訓練有素的精兵。
而桓溫手中負責防守陜縣的烏合之眾,大約在五千上下。
雙方兵力相當,戰力也被認為差不多——桓溫手里的人訓練不夠,紀律不嚴,全憑一口氣勢不墜,憑著一顆勇猛敢戰的殺心。這點殺心,氣勢有多少作用,桓溫認為不好說。在計算實力的過程中,他始終沒有把這些算計進去。
他認為這些東西短短幾十個呼吸的事情,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泄氣了,完全不可靠。
在桓溫的戰力算計中,桓溫這邊的人和力能夠運用到也就是城防工事,主公留下的火器和以及這些戰力不高的人。
他們就是桓溫手中的牌了。
至于周明那邊,桓溫也有所計算,依照他從李玨那邊學到的公式來看,周明那邊權重最大的也就是他的軍隊。至于別的,他無一例外都是弱勢。
“一方訓練好,一方有地利,紙面上的結果差不多,但我總覺得我能贏。”桓溫思索著這個事情,臉上的笑意更深了。
打仗從來不是冷靜計算紙面上的情報就可以得出結果的事情。雖然很多時候多算比少算有用,但更多的時候,不管紙面的數據如何,總得拉出來當面打上一打才能算的了真。
“不過,話說回來……我這邊最危險的也就是第一波,只要第一波扛過去了,那剩下的也就好辦了。”桓溫想著,卻是明白自己究竟該怎樣安排了。
隆隆的戰鼓聲在城下咚咚的響起來。這宛如雷電霹靂的聲響,讓桓溫的耳朵都隱隱發麻。他依靠在城樓垛口的磚石上,感受著從其中傳來的震動,冷眼看著下方那如同白浪一般的沖鋒人群。
現在已是下午,再過一個多時辰太陽就要偏西。
周明是中午時分來到陜縣城下的,他不過草草的修葺了一下營寨就馬不停蹄的向自己這邊發動攻擊。中間可以說沒有給部隊任何修整的機會。
“看來周明也急了啊。”桓溫喃喃自語。
他知道潼關陷落的消息已經傳到周明耳中,倒也能夠理解周明的緊張。只是理解歸理解,他還是得設法吧周明如此囂張的氣焰打下去。
畢竟,他的任務就是把守陜縣城。
箭不斷從城下升起,朝城上拋射。周明帶出來的四千兵,足足有一千五百是弓箭手,他們抵近城下仰頭射擊,一支支鋒利的箭矢給城上帶來了不小的威脅。
不少人就此中箭身亡,而更多的則掛了利箭,痛苦的哀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