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晨本也是一個鐵血漢子,本也瞧不起那些落淚的娘娘腔,但是這一刻,他還是忍耐不住。
“準備一下吧!不要讓我白花力氣。”陶武淡然一笑,輕輕的拍了拍陶晨的手。
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時,在李玨軍的中軍帳里,李玨正很是無奈的和陶侃這個俘虜大眼瞪小眼。
陶侃是個人才,是個出色的將軍,他兼有諸葛的謹慎,又有曹操的詭詐,當然在李玨了解的情況中,陶侃比曹操要令人放心的多——至少,作為臣子是這樣的。
人才是每一個雄主都想要的。想要征戰天下,就不能缺少人才。
陶侃如此的出色,李玨自然想要說服他為自己服務,不但陶侃如此,日后遇上劉弘,李玨也想著要收服他。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在戰陣之上,李玨最終對陶侃手下留情的原因所在。
如今陶侃被拿下了,被壓到了自己的面前。
雖然顯得有些狼狽,可那氣度依舊讓李玨看出了他的非同尋常。
還沒有言語,李玨和煦的目光中就透射出想要招攬陶侃的念頭。
可同樣也沒有言語,陶侃的目光便透著堅貞和不屈。當然,還有憤怒。
李玨看著陶侃,陶侃也看著李玨,兩人之間目光再彼此打量之間化為鋒利的劍彼此交錯著。
目劍的廝殺,精神的交鋒,雖然是無形無色,比不得刀光劍影來的激烈,但個中兇險依舊令人感到畏懼——如果他們真能看到的話。
沉默凝滯了氣氛,而這凝滯的氣氛又化為精神上的壓力,讓大帳之上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不自在起來。
但他們也不敢分說些什么,只能無奈的站著,尷尬的佇立。
如此又過了好半晌,隨著陶侃終于堅持不住,無奈的撇過臉去,彼此之間目光的交鋒終于由李玨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我想請你來幫我。”帶著勝利的氣勢,李玨直接當著陶侃的面說出了自己的希望。
“我為晉臣,怎會幫助叛逆?”陶侃仰著脖子,高聲反駁道。
“誰是叛逆?劉弘是荊州刺史,我也是荊州刺史,劉弘是晉臣,我也是晉臣!”李玨堅定的反駁道。
“劉大人乃是陛下圣旨冊封的荊州刺史,你那個職位不過是叛逆的藩王直接任命的罷了。”陶侃不屑的撇了撇嘴。
“陛下冊封的?陛下在司馬颙的手中,那任命與其說是陛下自己的倒不如說是司馬颙的意思。司馬颙是什么人?那是劫掠陛下,損壞社稷,欺壓大臣的奸佞。他的命令如果能聽,那么百十年前的關東諸雄也不會起兵討伐董卓了。除了出身宗室,除了沒有焚燒洛陽,你不覺得司馬颙做的事情簡直和董卓一眼嗎?”李玨淡淡的反駁道。
“這……”陶侃沒有辦法就這一點反駁李玨。
司馬颙是怎樣的人,那是和董卓、曹操一樣的人物。這樣的認知已是天下的共識,陶侃不是小人,所以他根本無法自己欺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