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的百貨大廈已經出現了衰落的跡象了,雨后春筍般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各種商店首先填補了百貨大廈覆蓋不了的地方,然后憑借著更低的價格以及更好的服務逐步搶奪了百貨大廈產品覆蓋的市場。
原來買點紙筆只能去三個地方,百貨商店、供銷社、新華書店,現在呢,幾乎每一所學校門前都出現了文具店。
市場經濟浪潮來勢洶洶,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
姚遠站在百貨大廈門前,觀察著周遭的環境。這個位置是絕對的市中心,往北僅五百米就是本地區最好的醫院——南港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百貨大廈斜對面,隔著一個花園,是電信大廈。
而人民大道兩側,百貨大廈半徑1公里內,有大量的企事業單位,這些單位的干部職工是這個時代里最具消費力的群體。而往往這樣的群體,是引領社會消費的主力。
姚遠要開店,百貨大廈是最理想的位置。
拿下了這個區域,就等于輻射了整個雨夏區,而雨夏區是南港市區經濟最好、最繁華的市屬區。
重工業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收益期非常漫長,姚遠早早的就確定了輕重兩條腿走路的總體方針。在“輕”這一塊,能夠快速回籠資金的是貿易。
其實留給他的時間不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本地商品和省城同類產品之間的巨大價差,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省城往本地倒騰輕工業產品,服裝鞋帽、生活類電子產品、家用電器這三大塊是大頭。
南港地區以重工業為主,絕大部分的輕工產品需要從外地進來,尤其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幾大類。
姚遠要搶在大家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搶占市場。
別看他已經擁有了三家公司,但是迄今為止依然沒有一個能夠擺出面直面顧客的店面。
遠大貿易的第一家店就開在百貨大廈,姚遠勢在必得。
姚遠拎著那個爺爺輩的牛皮軍用公文包徑直來到六樓,這一層樓是辦公室所在。
他直接來到經理辦公室,門是開著的,里面辦公桌后面坐著個中年男子,整端著保溫杯哈著熱氣。
“是朱經理嗎,我是南方實業的姚遠啊,前些日子托農行的高健行長和您聯系過。”姚遠臉上笑著,輕輕敲了敲門,腰板直直的,給人印象是自信大方。
“哦,你就是小姚啊,請進,坐。”朱經理笑著說,不看僧面看佛面,高健打過電話,這個面子他得給。
姚遠拿出大中華先遞過去一支,自己也點了根抽了一口,這才坐下。
朱經理打量著姚遠,說,“小姚你很年輕嘛,聽老高說,你都開廠子了?”
“是有這個打算。”姚遠笑著說,“我們目前主要做貿易的。”
“哦,貿易公司啊。”朱經理微微點頭,道,“小姚啊,我們百貨商店是國營的,進貨渠道是固定的,我這邊恐怕幫不上你忙啊。回頭我請吃飯,叫上老高。”
看樣子想要進百貨商店的廠子不少,朱經理都有條件反射了。他這個話的意思很明確了——能不能行就看吃飯的時候談成怎么樣了,談成怎么樣就看你的誠意足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