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郊第一次被萬人矚目,也可以說是心潮澎湃,不過這萬人卻并不算精銳,就算此時,在原地列隊,也只有蘇全忠帶來的精騎,算是合格。
不過對于一般的運糧隊伍來說,現在殷郊這支運糧隊就已經算是實力雄厚了,至少蘇全忠的三千精騎,是實打實的能戰之兵。
“將士們,此次我們的目的便是把糧草送達北海,到北海之后,爾等便可歸鄉,與你們的家人與孩子團聚。”
“此去山高路遠,歧路繁多,爾等萬萬不可掉以輕心,本將在此承諾,待到到達北海,人人有賞,不過在行軍過程中,任何人不得違背軍律,下面便是此行軍律“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其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
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殷郊一個個斬字出口,一眾士卒盡皆面色大變,看向殷郊的眼神都開始變化了,在這個世界,還是第一次有人提出如此細致,如此嚴苛的軍法。
而那在臺下不遠處的蘇全忠以及鄭倫等人,眼中卻是異彩連連,這軍律雖然聽著是一條條的斬頭的罪過,但是其實很多部分都是以前精銳士卒應該有的條件,不過現在具體化出來。
蘇全忠以及鄭倫等人暗暗記下殷郊這“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心中對殷郊這個殷商太子更加的佩服了,這“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要是實施徹底之后,那么這些運糧的士卒,或許自北海歸來之時,便可以稱之為精銳了。
“自今日之后,日日需要軍官給士卒誦讀這‘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若行至半程,士卒不能熟背禁律,軍官一體受罰!”
“不過本將軍也承諾諸位,自今日起,一日兩餐飽食,各位只要在本將軍軍中一日,只要你的度量可以吃得下,便盡可放開度量去吃!”
殷郊看了看下方的一眾士卒,心中也有些忐忑,其實殷郊這一步算是邁的有些太大了,要沒有蘇全忠的三千精銳,殷郊還真怕士卒進行嘩變。
畢竟如此嚴苛的軍律,是這個時代沒有過的,不過殷郊也是沒有辦法,此去北海,路途不下萬里,若是沒有嚴苛的軍律,一遇不順,怕那些烏合之眾作鳥獸散。
而且既然北海反叛,有妖族的影子,自己這一路行去,必然不會那么太平,必須早些把這些烏合之眾,帶出個樣子,才能擰成一股繩,以應對危機。
殷郊去往北海的日期也算是極為寬松,根本沒有必要急行軍,殷郊打算在離開冀州領地之前,便把這支軍隊整合一下,至少要做到令行禁止。
不過殷郊也決定,在行軍的過程中,對其這萬余人施恩對待,最起碼一日兩餐飽食,使其在高壓的軍紀之下,得到一點慰藉。
或許是殷郊的飽餐的承諾,使得一眾士卒臉色稍稍好轉,畢竟這個年代,能夠日食兩餐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想要兩餐盡皆飽食,就在軍中,也只有少數的軍隊能夠如此供應。
“另外,本將軍擬定以鄭倫將軍為全軍先鋒,拔擢精壯充入先鋒營,另外鄭倫將軍執本將軍佩劍,在先鋒營之中,鄭倫將軍所出之令,便如本將軍之令,如有怠慢者,無論其是何人,盡可以本將軍之佩劍斬之!”
殷郊在萬人矚目的情況下,把腰間佩劍解下,親自遞到上到臺上的鄭倫手中,鄭倫也是第一次被如此重視,雙眼之中,有點點晶瑩閃動,卻并未做小女兒態,一把接過佩劍系在了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