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殷郊的大纛旗移駐前營的原因,也或許是見證殷郊這個統帥回歸,整個前營的士氣終于止住頹勢,開始緩緩的恢復著。
自那次之后,路上雖有宵小攔路,或者是不開眼的妖族攔路,都被鄭倫的先鋒營給料理了,大軍一路北上,數月的時間,在跋涉之中渡過。
這一日,忽然前方有探馬,非一般的朝著殷郊所在的前軍疾馳而來,那探馬一身冀州侯麾下的甲胄,殷郊等人一眼便看出來了。
“報~~”
“殿下,鄭倫將軍已經見到聞太師的大纛旗,鄭倫將軍著小的前來稟報,到底是直驅太師軍營,還是基地扎營,等待太師的軍令?”
聽罷這探馬之言,殷郊面上喜色便是一閃,按照約定的期限,殷郊他們還算是早到十天左右,總算是完成了聞仲的囑托了。
不過對于到底是直驅聞仲軍營,還是派人稟報聞仲,殷郊最開始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此時那探馬提出,卻不得不現在就進行考慮。
“這樣吧,讓鄭倫將軍派信使,豎起孤之旗號,前往聞太師軍營,而鄭將軍他們先鋒營馬上開始收縮,直接返回營地,在此等候聞太師召見吧!”
殷郊之所以如此決斷,其實也跟這支軍隊的成分有關,現在整個運輸糧草輜重的隊伍,都是冀州侯麾下的兵馬。
而這冀州侯麾下的兵馬與北海袁福通手下,盡皆是北疆之人,無論是裝備上,還是從士卒特征之上,都有相似之處。
現在正是兩軍對壘之時,殷郊也怕自己率領的兵馬貿然挺進,使得聞太師的部隊受驚,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這并不是說征北海大軍不夠精銳,而是現在是黃昏時分,正是造飯的時間,是軍隊最松懈的時候,驟然聽到如此規模的馬蹄聲,必然會引起騷亂。
殷郊自從在冀州露了行跡,而且帝辛又光明正大的傳達了旨意,此時殷郊的身份在北疆已經是瞞不住的了。
故此殷郊便沒有再隱藏行跡的必要,而且讓鄭倫打出自己的旗號,也可以讓征北士卒知道,殷商的大太子帶著糧草,來犒勞士卒了,這無形之中,也算是給征北海大軍打氣。
就在鄭倫的先鋒營緩緩收縮到前軍的時候,后軍和中軍也趕到前軍的位置,三軍合一之后,殷郊便安營扎寨,等待這聞仲的消息。
在不到半個時辰之后,殷郊的營寨也只是草草有了個雛形,去往聞仲正北海大軍的使者領著一人返回,在見面之后,便面色復雜的朝著殷郊行禮。
“末將張奎,見過大太子殿下!”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取代殷郊,替殷郊帶領原本屬于殷郊的五千人的張奎,在見到殷郊的瞬間,這張奎有短暫的驚詫,不過隨后便醒悟了殷郊的身份。
張奎最開始聽到聞仲讓自己前往那來的人馬之中,確定來人的身份,張奎還有些納悶,無論對方是不是殷商太子,他一個原本的低級軍官怎么能夠知曉。
不過在看到殷郊的面容之后,張奎便就醒悟了,那殷商大太子的大纛是做不得假,而且聞仲之所以讓自己來此,也不就是因為,在北海大軍之中,也就他張奎跟太子殿下有過交集么?
而殷郊對這張奎也很是贊賞,因為他也沒有想到,那張奎能如此快的醒悟自己的身份,上前一步,扶起張奎,開口道。
“張將軍,何必如此,你也算是孤最早在征北海大軍之中認識的將領了,將軍為何還跟孤如此客氣?”
“倒是孤有些對不起將軍了,原本在征討北海的軍營之中,為了隱藏行跡,便以假名欺騙將軍,還請將軍不要放在心上。”
殷郊對張奎十分看中,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其在封神演義之中的戰績,就讓殷郊嘆為觀止,原本殷郊對黃飛虎不太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