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上的通道比在下面看起來還要寬些,裝了稀疏的欄桿。因為水平往里挖掘的緣故,所有的屋子都是斜頂。
“就停門口吧,保證不會丟。”序列7說。
鄭毅鎖了車,跟著兩人進屋。
屋內的挑高不矮,外面是客廳兼做飯廳,挑高將近三米。往里因為巖壁的斜度關系,漸漸下沉,最終挑高也有兩米五,對于鄭毅的身高而言非常合適。
里間是臥室,三張高低床占據了房間的三邊。中間放了一張桌子,就像是大學宿舍。
這就是兩個偵察兵的家,壁城中產階級的模板。
鄭毅參觀完了臥室,出到外間,兄弟兩人已經給他拉出一張椅子,桌上放了一瓶橙色的果汁。這種果汁肯定是避難所用工業原料勾兌的,混在二級水或者一級水里,可以壓味,也可以眼不見為凈。
鄭毅謝絕了果汁,說道:“不用客氣。”
兩人對視一眼,道:“你在室內也戴著頭盔?”
鄭毅聽從內心中的聲音,沒有摘下頭盔,道:“信使的習慣。”
“作為信使,你也太年輕了吧,我是說聽聲音。”偵察兵弟弟說道。
信使可以說是廢土世界的傳奇英雄。他們單槍匹車,穿越千百公里,接受運送口信和小型標的物的委托。在信息管控的世界里,他們是見識最廣、消息最及時、腦子最靈活、生存能力最強的人。
三十歲以下的信使往往都還算學徒。
“年齡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很成功。”鄭毅說。
有特等水為證!
兩個偵察兵迅速接受了這個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接受能力弱的人都死了。
當哥哥的道:“您是第一次來壁城吧。朋友介紹的?”
他們也叫這里“壁城”,果然英雄所見一樣。
鄭毅不喜歡回答問題,反問道:“這兒有什么特產?”
兩兄弟對視一眼,果然是信使,三句不離“特產”。
序列7的哥哥道:“我們這兒的特產是黃金。在城外的峽谷里有個金礦。挖出金子之后賣給避難所,可以換到不少水和糧食。因為避難所需要我們提高產量,所以重油和發電設備的價格也比較便宜。”
黃金是重要的精工材料,避難所雇傭地表人進行挖掘既節約又穩定。
通道里的半地表人進行材料加工,生產半成品,最后由避難所負責高尖端產品的生產。
整個世界的原材料采集業都如此展開。
經受過信息大轟炸的鄭毅,對于這種文明生態鏈非常熟悉。只不過是老家的橫向分布變成了這里的縱向分布。
鄭毅問道:“這里跟避難所聯系深么?”他不確定自己的通緝令是不是已經送到這兒了。
偵察兵兄弟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不用擔心,只要避開幾只賞金狗就可以了。”他們立刻想起,很大部分信使都兼職賞金獵人,說這話很有些指著光頭罵禿子的嫌疑,不免尷尬。
當哥哥連忙錯開話題,主動問道:“您要在這兒出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