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五個情況也不好,在外面跑斷腿,到頭發現,遞上去的舉報文案,根本沒人看。
因為這個六個都是基層御史,高層左右都御史更是經常空缺,一擔空缺,短則半年,長則四五年沒人。
這還不是最慘的,核心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正副部長加起來不到八人,有的機構沒有部長,有的機構沒有副部長。
有的甚至即沒有正部,也沒副部,全靠郎中小吏,小腿打著顫硬頂著。
這種情況不僅針對中高層官員,連首輔也是,走馬燈似的首輔中就有那么一位七十三歲高齡的首輔。
這老爺爺剛干一個月就被言官罵的心臟受不了。
于是辭官,結果辭不掉,老板見不到,最后自己回家,三年后病故時依然還是首輔。
這些事情張新不知道,如果他知道的話,便會明白濠鏡澳巡捕司正使長久空缺的真正原因。
張新還不知道,老萬百忙之中其實批了數百個補缺,其中正有濠鏡澳巡捕司正使的補,但因為吏部缺人嚴重,無人發證,這些批紅幾個月一直放在吏部吃灰。
這只是一個縮影,同樣情況也在大明其它地方上演,有的地方沒典吏、有的地方沒縣令,還有的沒知府,各種缺。
再比如刑部大牢。
這里關著上千犯人,有些小偷小摸,正常也就是個治安處罰,但因為刑部長官沒人,這些人就一直關著,一關就是好幾年。
不過,犯人們還是應該感到慶幸,至少牢房管飯的還在,要不然可就慘嘍,幾年能成化白骨。
依此判斷,在大明當小偷是個十分危險的行業,以為關幾天,實則可能會關好幾年。
總體而言,老萬的這個政府,中后期基本屬于無政府。
如果重八哥還活著,他或許會這樣罵重孫子,‘斗爭、斗爭、再斗爭!你是屬斗犬的吧!’
總結,先斗張居正,再斗國本(爭太子),梃擊,言官,大臣、首輔,輪番上陣,一天斗到晚,加上重孫幾十年不上朝,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就像秦始皇,有人罵他,自然也有人夸他。
張新為什么能活的這么滋潤?王大友為什么能賣小黃書?這都得感謝老萬同志。
萬歷在位時期,恰恰是大明朝經濟最發達時期,東方大陸第一次觸摸到資本主義的門檻。
對于有些老百姓來說,這是個想干嘛就干嘛的年代,萬歷之前出個村子要開介紹信,未經許可瞎晃悠,抓住就是充軍。
而萬歷時期大部分地區,別說介紹信,連黃冊(戶口本)都不需要,只要你有本事,去南美、去北美、去歐洲都沒人管你。
到萬歷中后期更自由。
正常來說朝代晚期,總會出現大量貪官污吏,欺壓百姓,攤派剝削,萬歷時期也有同樣情況。
但是,牛逼的來了,萬歷中后期這個問題是所有末代王朝里最輕的。
比如巡捕司正使,換個人上位肯定繼續貪,可如果這個位置沒人呢?
同樣情況放大看,造成一種‘超凡脫俗’的效果,因為地里沒有食物,許多農民涌進沿海城市打工,成為明代農民工。
人口流動增加,思想變的活躍,涌現出一大批受普通人喜歡的讀物,比如:金某梅,三言等等,都可以在王大友的書店里找到。
放在重八哥時期,這種讀物都是亂碼或星號,封書更是常見的事情。
像王大友這種傳播污穢的人,估記要坐牢,甚至殺頭,但這個時期因為沒人管,所以可以大范圍傳播。
后世人能看到金某梅,這事得感謝老萬的無為而治,使其能夠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