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是入口即干,不得不說這伏特加味道正宗,就連平時不怎么喝伏特加的路鳴都感到很爽。
路鳴謝絕了魚子醬,吃了半條酸黃瓜和兩片香腸。
“我現在只能說對你們的國家和制度充滿了好奇,當然也有羨慕,如果你們需要我幫什么忙,我會盡力的,其他事情我還沒有考慮過,請兩位諒解。”路鳴沉吟道。
他的確是很向往安德烈給他的書籍里描述的那個社會,但又覺得那種描述是理想化的,不是那么真實,有點像是漂浮在云端的一個夢境,或者是在畫布上繪制出來的盛景。
他以前從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妥斯陀耶夫斯基的著作里了解到了真實的俄羅斯是什么樣的,那是苦難深重的半封建半奴隸制度,甚至還不如中國的封建社會。
雖然后來全面廢除了農奴制度,但是沙皇俄國的腐敗無能、腐朽墮落又豈是廢除農奴制所能挽救的?
路鳴不相信僅憑一個制度的引入和建立,就能讓那個腐朽墮落的俄國變成一個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工業強國,成為一個嶄新的人間天堂。
不過現在蘇聯是民國政府的盟友,彼得和安德烈是來幫助民國政府訓練軍隊的,不管怎么說人家是客人,也是朋友。
路鳴的內心對他們抱有一絲謝意,他愿意把空房間無償讓給安德烈使用,也是他真實情緒的流露。
路鳴不會輕易相信他人,他也知道書本和現實的差距會有多么大,更知道理想和現實的區別。
至于這兩個人的身份,路鳴嚴重懷疑他們就是蘇聯間諜。
路鳴還真沒冤枉他們,安德烈和彼得都是蘇軍情報局的情報人員,也就是所謂的格魯烏,跟后來成立的國家聯邦保衛局(簡稱克格勃)并稱為蘇聯政府兩大情報機關。
他們來到上海,名義上是幫助民國政府訓練軍隊、熟悉使用各種蘇式武器,真正的目的就是在上海建立自己的情報機關。
他們早就盯上了路鳴,詳細研究了路鳴的背景材料后便極力拉攏路鳴入伙,主要是看中了他的身份還有各種社會關系。
作為情報工作的老手,他們知道吸收一個間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慢慢培養感情,一點點滲透。
要留心尋找機會,在關鍵時刻,會有一顆砝碼打動對方,才能獲得信任,讓對方心甘情愿為他們效力。
三個人喝著酒聊著天,彼得和安德烈看得出路鳴很喜歡聽蘇聯國內的事情,就把國內的各種情況挑重點說給路鳴聽,包括蘇聯的全面工業化、計劃經濟體制和軍隊建設等等,當然也有國內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狀況。
他們沒有說一句假話,只是沒有把蘇聯的制度里最深層次的弊端說出來而已,當然他們也不認為那是弊端,而是計劃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面對的副作用,可以一點點糾正過來。
路鳴靜靜地聽著,他當然能分辨出什么是真話,什么是假話。
聽完之后,路鳴長舒一口氣,他相信這兩人說的基本是真話,起碼百分之八十是真話,有些問題可能表述不夠準確,但也不能算是假話。
這一來,路鳴的腦子活泛起來,他對蘇聯有些向往了。
但是內心里那個大大的問號依然存在,還有,蘇聯的革命成功了,在中國能夠復制嗎?
那可不一定,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時間太長久了,想要徹底改變民眾的思想,改造這個社會,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