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國家就像一個大家庭啊。”路鳴羨慕道。
“是啊,國家給勞動者留足了每年需要的糧食和牛奶、肉、魚,農民跟工人的待遇差不多,同樣是免費上學、免費就醫。可以說是我們蘇聯在世界上第一個實現了全民福利制度。”彼得自豪地說道。
“真的能像你說的那樣當然好,可是國家的負擔會不會太重了呢?還有,一旦遇到災荒怎么辦?”路鳴狐疑道。
“這就是國家計劃經濟的好處,我們每年收購上來的糧食會存儲相當一部分,專門用來防備饑荒。一旦發生災荒,國家會把這些糧食和其他副食品無償發給農民和工人,因為這些本來都是工人和農民創造出來的嘛。”安德烈笑著解釋道。
他們耐心地解答路鳴提出的所有疑問,并希望路鳴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能夠到蘇聯走一遭。
只要路鳴去了蘇聯,一切就好辦了。
軍事情報局的同事們不僅會同意他們的方案,而且一定會竭盡全力把路鳴轉化過來,變成他們的同志。
路鳴已經表現出強烈的傾向性,對蘇聯現狀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他們只需要繼續添柴燒火,就能事半功倍。
“嗯,果真如此,蘇聯就是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學習。”路鳴點頭笑道。
“我們隨時歡迎你去,只要你有時間,我們隨時都能為你安排行程。”彼得哈哈笑道。
在彼得看來,路鳴已經被他們統戰了一大半了,只要找到一個適當的契機,就能達到目的。
當然要安排路鳴去蘇聯,必須絕對保密,不能讓中國或者其他國家的任何人得到信息。
一個去蘇聯訪問過的人,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情報人員眼里,自然就是嫌疑對象,不值得信賴。
一旦產生障礙,將對路鳴以后展開工作極為不利。
“那你們說,我們中國以后有沒有可能也實現這樣的制度,讓老百姓過上和蘇聯人民一樣的生活?”路鳴問道。
“當然有可能,只要中國-共-產-黨武裝奪取了政權,實行我們的制度,中國老百姓就能過上和蘇聯人民一樣的生活。不過,目前看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的打擊和圍困下岌岌可危,革命的火種說不定就熄滅了。”安德烈苦笑道。
路鳴當然不知道,早在1928年,毛、朱、陳等人已經會師井岡山,開辟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其后雖然在國民黨重重圍困堵截中,依然屹立不倒,而且勢力不斷壯大。
但在彼得和安德烈的眼中,這樣的革命就已經是失敗了,所以他們認為中國革命的火種快要熄滅了。
按照蘇聯人的理解,只有實行城市暴動,奪取政權,才算勝利,他們對中國國情缺乏深刻的認識。
他們認為,必須在中國富庶的江南地區、國民黨政權的心臟,建立一個龐大精密的情報網,才能幫助中國-共-產-黨通過城市暴動奪取政權,最終取得勝利。
因此路鳴的價值在他們眼里就顯得尤為珍貴,不可或缺。
如果中國-共-產-黨放棄城市暴動,按照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順利奪取了政權,他們同樣需要建立一個自己的情報網,只不過沒有那么迫切罷了。
而現在,中國的內戰一時看不到頭,日本又蠢蠢欲動,在上海建立情報網就成為掌控遠東局勢的當務之急,更是一種長遠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