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靜老(張靜江)的原因,盛有德一直擁護國民黨,但是從一開始他就反對國民黨對-共-產-黨的屠殺和剿滅政策,他認為孫總理高瞻遠矚,為了民族利益放棄了一黨之私,令人欽佩。
但現在的國民黨沒有繼承孫總理的遺志,缺乏“天下為公”的氣魄和情懷,生生把共-產-黨-人給逼反了。
以前他一直沒有表明這個態度,這次不一樣,不能再不表態了。
他給南京發去了電報,贊同-共-產-黨-人的主張,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各地的割據勢力,都應該聯合起來,一致抗日。
但這必須首先由中央政府拿出鮮明的態度,響應-共-產-黨-人的建議。
盛有德在電文最后寫到:以鄙人之見,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中國還有救,否則,將會一步步被日本蠶食,恐有亡國之虞。
盛慕儀和袁紫苑兩人的失蹤,盛棣的背叛,這一連串事件的發生,讓盛有德有了切膚之痛,對日本人侵略中國的企圖從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盛有德改變了過去的想法,產生了一個理性的推論。
日本人今天占據東北,明天必然會將魔爪伸向華北,后天還會覬覦山東、河南乃至山西,中國北方的大片國土都將落入敵手。
面對日寇進犯,中國果真處在兩難之中嗎?其實不是,只有抗戰這一難。
當然蔣主席認為是兩難,他一直視-共-產-黨-為心腹大患,威脅程度遠遠超過馮、李、閻等地方勢力。
如果把日本的威脅算作一難的話,共-產-黨-的勢力壯大絕對威脅更大。
所以中央軍一直在圍剿紅軍,九一八事變的槍聲也沒能阻止蔣主席扼殺紅軍的決心。
“我也是預判局勢出了偏差。”盛有德嘆息道。
路鳴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聽著。
“我原來判斷日本還沒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起碼再過十年,也就是民國三十年前后,他們才有全面戰爭的經濟和戰備能力,而且我認為日本會率先攻擊蘇聯的遠東地區。”盛有德語調深沉道。
“老伯為什么會這么認為,侵略中國不是更容易些嗎?”路鳴問道。
“我們是比蘇聯弱,日本侵略我們只是想掠奪財富,但蘇聯是他們的宿敵,也是最終的敵人,所以我一直認為他們可能會先壓制蘇聯。”盛有德分析道。
“那日本人占領了東北,下一步呢,按照老伯的意思是要去攻擊蘇聯?”路鳴疑惑道。
“日本占領了東北,就等于在大陸站穩了腳跟,北上可以攻擊蘇聯,南下則可以侵略中國的全境。這就是他們的如意算盤。”盛有德雖然是商人,但是眼界一點不差于那些搞政治的人。
“我的天,日本人這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啊,太離譜了吧。”路鳴還真的沒有想那么遠,被盛有德這一說,心中豁然開朗。
“所以,東北不僅是中國的命門,也是歐亞的命門。”盛有德一語道破天機。
“可是,現在這個命門已經控制在日本人手里了。”路鳴打了個寒噤。
“是啊,所以我認為,這次中央政府猶豫不決,實乃目光短淺,是為嚴重失策。”盛有德嘆道。
“那您前面說日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又是什么意思?”路鳴問道。
“歐美陷入空前的經濟危機,日本國內也是一片蕭條,這個時候任何正常的國家都應該是保住民生、保住經濟,而不是瘋狂地對外發動戰爭,中國單獨是對付不了日本,但是不要忘了,日本的背后可是虎視眈眈的蘇聯。”盛有德一拍桌子道。
“我能不能這樣理解老伯的意思,雖然日本占領了東北,但他仍然沒有實力擴大戰爭。”路鳴也不知道這樣想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