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昨天去中山陵拜謁了先總理,”路鳴覺得再不說話就顯得太不禮貌了,便說道,“感覺心靈受到了洗禮,我們民族每個時代都有這樣偉大的先賢。”
汪先生繼續按照自己的思路說道:“不知道你們注意沒有,北宋時王安石、司馬光、蘇軾幾個人之間的關系,他們爭斗得很兇,但都不是為了個人利益,也不是為了小團體的利益,而是為了朝廷和國家的利益,所以王安石倒臺了,司馬光和蘇軾依然尊重他。”
“汪院長所言極是,蘇軾算是司馬光的崇拜者了,司馬光上任宰相,蘇軾一樣反對他,這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陶希圣贊同道。
高宗武笑道:“先生胸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古之君子不能過,可是有些人未必就是君子,更可能天生就是小人。”
汪先生沉下臉道:“小高,不要亂說,我是寧可以誠待天下人,是非公論自有歷史評說。”
陶希圣點點頭,沒接話茬。
路鳴知道陶希圣雖然也是汪先生的追隨者,不過跟蔣先生的關系也很近,有時候蔣先生會請他寫一些發言稿或者起草重要文件,對他很是看重。
說話間,一個副官模樣的人過來說,酒菜都已經準備好了,請大家去大餐廳用餐。
汪先生領頭走了出去,大家來到大餐廳,這里果然大,至少能擺十桌,看起來汪先生經常在這里宴請客人,路鳴看到這個餐廳,倒是想起留園了。
留園的飯廳比這里還大,能裝下一百多人共同聚餐。
桌上擺著幾樣菜肴,都是法國風味的,還有一瓶葡萄酒,是1853年釀制的路易十三。
“我們還真是沾了路兄弟的光,夫人終于舍得把這瓶好酒拿出來了,我可是眼饞好幾年了。”陶希圣看到那瓶酒兩眼放出賊光。
汪先生笑道:“這是我私人小倉庫里最值錢的東西了,還是上次去法國訪問,法國政府送我的禮物,一直沒舍得打開,今天夫人高興了。”
陳璧君笑道:“老陶,以前不是我不舍得給你喝,而是這瓶酒到了你手上,估計一會就見底了,你可能連味兒都沒品出來呢。”
“哎呀,夫人把我說得跟酒鬼似的。”陶希圣連連搖手道。
“那你自己敢說自己不是酒鬼?”陳璧君笑著反問道。
“呃,這個么,看跟誰比了……”陶希圣苦著臉道,“我在報社里根本排不上號啊。”
“自古以來文人愛酒,也算是正道吧。”汪先生寬容道。
大家笑著落座,路鳴還是被陳璧君拉過去坐在自己身邊,然后親手給他倒了一杯酒。
“小路,我今天準備的是法國菜,你能吃得慣吧?”汪先生坐下后問道。
“當然能,巴黎可是世界美食之都啊。”路鳴說道。
“言過其實,其實我吃過幾年法國菜,回國后幾年不吃,有時還挺想那個味道,但經常吃又會感覺太膩了,要說美食,還是中國菜好,一輩子都吃不膩。”汪先生說道。
汪先生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盛有德一再提醒路鳴不要聽信他的鼓動,從今天的情況看,路鳴并沒有發現什么不妥之處。
如果說汪先生戴著面具,那這個面具也太嚇人了,因為它跟真的幾乎沒有差異,難辨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