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奧地利參戰的目的,就是反對普魯士獨自吞并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
這意圖在歐洲不是什么秘密。
令很多丹麥人原本高興的英國在海上支援行動,卻是只看到雷聲大雨點小的,英國顯然并不想得罪德意志邦聯。
這也令克里斯蒂安九世和丹麥政府感到了危機。
1864年8月12日,丹麥首相蒙拉德再次提醒不是德意志聯邦聯的各國,如果他們無法支持丹麥擺脫德意志邦聯的威脅,這將會對各國在歐洲大陸各國戰略和利益造成破壞性的后果。
根據歐洲時報的這篇采訪新聞上,蒙拉德當天在哥本哈根一次就有關德丹戰爭安全會議后,向歐洲時報說,“如果丹麥受到威脅,并且丹麥受到入侵而各國視而不見,世界各地將會因此感受到這股沖擊所發出的回聲,歐洲和世界都將聽到這些回聲,倫敦、巴黎、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甚至美洲遠東等都聽得到,如果人們認為侵略行為是有回報的,有實力才是正確,并認可普魯士和奧地利組團的在丹麥本土邊境出現大批軍隊,試圖入侵丹麥都是正確的話,那么,歐洲未來的局勢發展,絕對是連上帝都不愿意見到,因為那是黑暗的時刻,我不明白威廉一世和約瑟夫一世的意圖,但現在有著令人擔心的預兆”
隨著蒙拉德的這篇采訪發出,各國都引來了一片質疑德意志邦聯進駐荷爾斯泰因并屯兵石勒蘇益格邊界的舉動是否合法,盡管丹麥自己先是違反協議,但是就跟丹麥那位首相所說的,德意志邦聯的威脅將會出現溢出效應,威脅到了歐洲各國的安全。
雖然普魯士成功的鱷魚奧地利結盟,但她仍早早就開始做通歐洲各國的工作了。
因此丹麥仍寄望與像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那樣獲得歐洲各國的支持,不過這次除了英國的少尉派了個海軍做做動作刷刷存在感外,各國卻是讓丹麥知道,這次他們可能沒有那么好運了。
法蘭西帝國,巴黎。
“德意志邦聯組建的聯合軍隊,現在已經達到哪里了”
拿破侖三世查閱最近的法蘭西內部各處發生的政務,這是他一貫親力親為的舉動,每周,法蘭西帝國首相奧利維耶都會需要國王簽字的文件拿過來給拿破侖三世確認。
兩人談著談著,就談到了現在歐洲最受關注的德丹戰爭。
奧利維耶“已經達到了石勒蘇益格,聽說普魯士建議,德意志邦聯可能會在近兩日進攻石勒蘇益格的東部小城呂貝克”
拿破侖三世聞言眼睛離開文件,他抬起頭看了一眼奧利維耶,
片刻后,又低了下去繼續進行查閱行動,但嘴上卻說道“看來普魯士已經把奧地利給比下去了了啊”
奧利維耶苦笑道“沒辦法,現在普魯士明顯實力更大更強,奧地利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上,都已經開始逐漸落后普魯士,而北德意志關稅同盟的成員在德意志邦聯擴張越來越大,甚至已經逐漸往南滲透過去了”
“奧地利則是選擇奧普經濟戰休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