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維耶聞言一愣,然后很快理解什么意思,點點頭,道:“是的,雷納斐迪南大公內閣政府顯然是暫時妥協了,通過實想要阻止普魯士獨自搶奪德意志邦聯對外事務的主導權,收攏成員國民心”
拿破侖三世放下了文件,嘆道“可惜了,這么好的機會,可惜我們在美洲陷入了泥潭”
奧利維耶聞言,同樣露出了不甘和可惜。
法蘭西這個時候正陷入墨西哥戰爭泥潭中,并在北意大利與奧地利勾心斗角,法蘭西帝國境內因此也危機四伏。
正因為察覺到這樣的處境,所以拿破侖三世無暇顧及日德蘭半島上的爭端,并希望從德意志邦聯那里得到補償,給法蘭西輸血,作為法蘭西默認普魯士帶頭的德意志邦聯采取的自由行動的代價。
事實上,在前兩個月前,俾斯麥就已經法蘭西駐守柏林的大使暗示,普魯士愿意在一個由拿破侖三世主持的會議上討論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的問題,并且提出了有可能在不久未來吧萊茵河左岸的地區割讓一個給對普魯士友好的法蘭西。
拿破侖三世對此自然心動,又不用出兵到丹麥本土打死打活,還可以得到領土,這自然使得拿破侖三世沒考慮多久,就準備不再支持丹麥對兩地的利益。
以換取他在其他地區的利益,因此在丹麥蒙拉德首相呼吁各國支持丹麥并阻止德意志邦聯入侵的時候,拿破侖三世外交大臣弗萊里明確表示,法蘭阿西沒有任何軍事干預的意圖。
沙俄帝國,圣彼得堡
亞歷山大二世也是一臉苦惱的看著丹麥發出來的求援電報,苦惱不已。
自從他在1855年繼承皇位后,就進行了大量的改革,集中在軍事、社會和司法以及行政體制等方面。
在社會領域更是加大對教育和醫療衛生的投入,自從1863年起沙俄的大學獲得自治,學術空氣逐漸自由化。
跟歐洲其他國家一樣,隨著荷蘭在1862年開始實行的全民中等教育全面在荷蘭實施,1863年英法普奧等大國一個個更是頒布加入國家憲法。
于是他的簽字生效下,并從今年1864年下半年開始,沙俄帝國的中等教育機構也開始面向全社會接收學生,改變此前只接受貴族子弟入學的做法。
甚至,圣彼得堡剛剛還開辦了沙俄帝國第一批女子中學,女性還獲得了接受高等教育和醫學專業教育的權利,這令沙俄帝國的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高于歐洲其他各國,這令他在國內受到了不少支持度。
不過,沙俄最近的外交上,遇到了困難,這令他十分的不滿又無奈。
沙俄1855年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后與英法奧等國交惡,處于外交孤立的處境,國內經濟近乎崩潰。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亞歷山大二世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