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普魯士看是盟友實則是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在來之前,雷納首相都千叮萬囑海軍保存實力為上。
而丹麥則不想讓丹麥海軍在面對這個奧普聯軍的時候,因為這一戰,可能會損失喪失這一優勢,因此非常的謹慎,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能保證出兵的結果對自己有利,那么他們雙方又當然都是愿意發動進攻的了。
不過兩國海軍的理性,卻是隨著石勒蘇益格的淪陷下,不再保持。
11月10日,當天奧地利海軍突襲了丹麥所轄的南島灘后,于是復制該模式又拿下了佩爾沃姆島。
反應過來的丹麥海軍自然不甘自己的地盤被搶了。
于是丹麥海軍大西洋南部海軍南下,于佩爾沃姆島外,跟奧地利進行一場海上炮擊戰。
可是丹麥這次倒是魯莽了,原來,奧地利海軍在拿下了南島灘和佩爾沃姆島后,快速的部署了重炮,進而引誘丹麥海軍進入了陸上大炮的射程之內,于是丹麥在一陣一陣突然而射出的炮雨中,損失了兩艘5、6及風帆戰列艦后,退出了這炮彈的射程之外。
奧地利自然乘勝追擊了,他們可不愿意放虎歸山。
但奧地利這支海軍沒想到的是,丹麥的風帆戰列艦竟然戰斗力如此豐富,竟然在情況下,還能夠快速的穩定住了局勢,在面對奧地利的進攻時,開始保持了隊形迎向了奧地利海軍。
德意志灣的進程也因此并沒有按照奧地利計劃的發展下去。不過萬幸的是,丹麥軍卻是沒有發動搶奪戰。
似乎默認奧地利海軍拿下了南島灘和佩爾沃姆島。
但丹麥則是自己加強了自己占據的北島灘、阿姆魯姆島以及北邊大島弗爾島的岸上防御和艦隊游伐的力度。
隨著石勒蘇益格城被占,丹麥方面深知道再戰不利,而處于這次石勒蘇益格戰爭危機中心、同時也是德意志邦聯進入荷爾斯泰因和石勒蘇益格借口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隨著奧普聯軍畢竟石勒蘇益格城,早已經沒有早前的表面的自信。
他在11月12日凌晨發表了報紙講話,他在歐洲各國的報紙發表了個人講話內容,向德意志邦聯人民作出情感喊話,請他們幫忙避免一場進一步大戰的爆發,因為,克里斯蒂安九世聲稱察覺到奧普似乎對丹麥本土很感興趣,這是很危險的。
同時,他呼吁在石勒蘇益格的丹麥人保持冷靜“你們沒有理由為此失眠,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我們不害怕任何人或事,我們不給任何人任何東西。”
在包括歐洲時報的將會內容原話
“在我身后你可以看到丹麥和國際公認的邊界,盡管德意志邦聯作出了一系列的聲明和反映,只要我們保持信心和冷靜,這些邊界聲明保持不變。
這段時間以來的戰爭,國民的支持非常重要,為此,我感謝大家。
我們的國民再次證明,丹麥是聰明和明智以及團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