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仗小仗的類型戰爭,極大的擴展了法蘭西帝國的威懾力,樹立鞏固了其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地位。
1866年11月20日,法國入侵暹羅王國戰爭爆發,開戰后3天,法蘭西就遇到了強大的抵抗,盡管占領了額茶膠,但是前進的速度變慢了。開戰10天之內,法蘭西帝國緩慢推進的同時,自身傷亡急劇上升,超過了3000人。
同時,世界輿論中的恐法情緒集中爆發,多數輿論認為,法蘭西帝國將會快速的占領暹羅王國的柬埔寨地區。可是最后這個預估錯了,直到1867年3月20日,4月后,法蘭西帝國也只是占領了金邊幾個東南部城市而已,而且法蘭西帝國的傷亡已經達到2萬人以上,法軍從墨西哥增兵也無功而返。法蘭西帝國依靠軍隊已經部分先進的武器裝備建立起來的強大軍事威懾力大為消退,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法蘭西帝國的槍械、戰列艦和軍隊都被暹羅王國給擋住了,軍艦還被擊沉了幾艘,想來,未來法蘭西帝國這個過去五年世界第三軍火出售國的產品出口因此形象大跌,出口將會大為縮水,有些國家甚至已經開始退單了吧。
其次,法蘭西帝國戰爭可是大國與小國戰爭,高傲高貴的法蘭西帝隊原本以為一路順風,強勢輾軋的一面卻沒有發生,反而是處處受困,進展緩慢,拿破侖三世軍事強人的地位嚴重受損。法蘭西帝國形象大跌大國被小國給拖住了。
第三則是荷蘭等其他中等國家加入捍衛自身戰略利益的出手,對暹羅王國的公開支持,這令法蘭西帝國措手不及下,損失更是慘重。
這可是第一次有出現了眾多中小國家聯合起來硬抗世界大國,而且還抗住了。法蘭西帝國表里都被輸了個精光。
知道現在還有一個多月就滿一周年了,法國和暹羅戰爭還是在柬埔寨中部拉扯著,法蘭西帝國在這場戰爭召回國內投入了超過15萬軍隊以上,損傷目前超過一半,堪稱滑鐵盧的一場戰爭,
暹羅王國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國際海牙法庭組織成員國、英國、美洲各國,直到前段時間,普魯士和米利堅聯邦國似乎也對表示出愿意跟荷蘭合作,在太平洋上配合荷蘭的舉動,這雖然沒有公開支持荷蘭對付法蘭西帝國的意思,但是誰會認為沒有實質內容呢。
似乎就連南部的米利堅聯盟國也在議會開始討論人道主義支持暹羅王國。
法蘭西帝國當年可是幫助米利堅自立于英國殖民地之外的首要功臣,如今整個南北米利堅都去幫助法蘭西帝國的對手,則被法蘭西帝國視為背叛,由此更是引發了法蘭西帝國的憤怒和報復。
遠東的這場戰爭時法蘭西帝國意圖在遠東挑戰英國和荷蘭統治地位的冒險之舉,如果失敗了,不僅法蘭西帝國這個計劃流產,不僅前功盡棄,而且歐洲形象也下跌,法蘭西帝國自己的盟友產生更強的離心傾向。
最后,這場戰爭的僵局是法蘭西帝國重構權力的沖高回落之舉,拿破侖三世或許意識到,北方的普魯士王國隨著打敗了奧地利帝國,吞并了整個德意志邦聯,強大崛起已經不可阻擋,荷蘭王國也因為吸收了遠東之源和非洲強大的海外領地資源,崛起之勢雖然沒有普魯士那么直觀,但也是領法蘭西帝國威脅家中,英國更是完成了在的印度次大陸的整合,豐富的資源源源不斷的經過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運往英倫三島,英國國力緩慢而堅實的增加。
而法蘭西帝國只是單靠非洲那些不毛之地,面積大資源少,卻是難以對抗這些威脅。特別是,地中海還有崛起的意大利和不甘心淪為二等國家的西班牙等,讓地中海爭地盤局勢也在暗中角斗中。
這些都給法蘭西帝國高層帶來了緊迫感。